做"不吼不叫"的妈妈那么难 做到这4点不纠结
很多妈妈很苦恼:孩子一不听话,我就忍不住要吼了,吼完了就后悔。下次同样情况又继续发生,重倒覆辙,有时候迷失了自己,真的不知道该如何做妈妈了。
记得樊登老师说过一句话:要让一个妈妈变得焦虑很简单,给她两样东西就好“一段婚姻,一个孩子”。
听完后觉得特别有感触,我曾经也是那个焦虑又特别爱吼叫的妈妈,直到有一天,身体想我发送信号,经常头晕和胸闷,特别不舒服了我才开始醒悟,我要改变自己。
如今的妈妈们焦虑的情绪主要源自家庭、工作、生活,育儿,自从步入婚姻后焦虑就只增加不减少,有了孩子后焦虑终于升级为吼叫了,日积月累,身体被情绪绑架了却不知如何走出情绪的漩涡。殊不知,吼叫给自己和孩子带来的危害有多大,既伤了身体,又伤了孩子心,完全没一点好处,但妈妈们还觉得做不吼叫的妈妈很难。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爱,却不知道如何爱。
获得德国最高荣誉奖绘本《大嗓门妈妈》就像一面独特的镜子,帮助我们照见自己,看见孩子。
今天早上,我妈妈发脾气了,冲着我生气地大叫!
那声音……把我震得四分五裂。
我的脑袋飞到了宇宙里;
我的肚子掉入了大海里;
我的翅膀掉到了热带丛林中;
我的嘴巴插在了高山上;
我的尾巴呢?它在街上就像是个谜。
而最后,我就只剩下了一双腿,跑啊跑……
我想叫,但没有嘴巴。
我想找,但没有眼镜。
我想飞,但没有翅膀。
跑啊跑,到了傍晚跑到了撒哈拉大沙漠,我累了。
这时一个大影子罩住了我,是大嗓门妈妈开着大船来了。她已经把那些丢掉的部分给找了回来,并把他们重新缝好连上。
最后找到了我的脚,这下全缝好了。
"对不起!”发脾气大叫的妈妈对我说,
我原谅了妈妈,然后我们就开船回家了。
第一次被这本绘本看到感到是在三年前,把妈妈们大吼大叫的样子很直观地呈现了出来,我看了一遍又一遍,开始反思自己教育孩子的点点滴滴,原来我也对孩子这样大吼大叫过。
我们那么爱自己的孩子,却在用不爱的方式对待他(她),这样的内心冲突不断,内疚感也会无休止地缠绕你。你会觉得自己是不好的,婚姻是不幸的,育儿是痛苦的,生活是不快乐的,但这些都是我们不想要的。
既然吼叫不管用,为什么妈妈们还觉得不吼不叫很难?
1、无意识,也无技能
不知道自己的行为会对孩子造成伤害,没有意识到自己不知道,不知道做妈妈是要学习和成长的。无法理解孩子的行为,更不知道这其实是父母和孩子共同成长的机会。每当大吼大叫的时候,只希望孩子听我的,用强硬的手法来控制孩子。
2、情绪来了,爱走了
习惯性的固化思维,认为都是孩子的问题,情绪开关时不时被触发,动不动大吼发火,爱就走了。没有了爱的联结,没有了解决问题的方向,这时候孩子就成为了妈妈的出气筒。
3、长期不学习,思维受限制
没有意识到自己要学习了,有的意识到了但就是不付出行动,总是觉得等孩子大了就好了。所谓宁可烦恼,也不行动,宁可抱怨,也不反思。
有人把父母分为四种:
(1)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2)不知道自己知道,
(3)知道自己不知道,
(4)知道自己知道。
看看你是属于哪一种?了解自己,我们才能了解理解孩子,尊重自己,我们才能更好地尊重孩子。
心理学研究发现:妈妈是对孩子一生影响最重要的人,一个没有得到母亲的爱和尊重的孩子,将来走上社会,她(他)也无法学会去爱自己,爱他人。对爱的无能感,将让其一生都难以体会到爱与被爱的感觉。
喜欢吼叫的妈妈,给孩子孩子带来了哪些负面的影响?
有一个童话故事《特殊商品》,说的是一个名叫乐乐的孩子要把自己的爸爸妈妈摆在柜台上售卖,就像其它玩具一样卖掉,为什么呢?乐乐这样说:“妈妈动不动就发火,吓得我胆子越来越小;爸爸倒不发火,就是太
- 标签:网易财经
- 编辑:孙宏亮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