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主权归属与状况建材行业招聘怎么写
中华人民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旧的封建农奴制度,严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经济长期处于极其落后的状态。农业生产基本上是使用“二牛抬杠”的木犁耕地,牦牛踩场脱粒。在少数地方,还保持着“刀耕火种”、“烧荒肥田”的原始耕作方式。1952年,亩产粮食平均只有80公斤(15亩为一公顷),人均占有粮食125公斤。牧业基本上是靠天养畜,自然灾害经常造成牲畜大批死亡,1952年全区牲畜总头数仅为974万头(只)。旧的民族手工业也十分落后,现代工业更是一片空白。旧交通,行艰辛,贷物运输、邮件传递全靠人背畜驮。横贯的雅鲁藏布江上,只有明朝时残留下来的几条铁索桥,没有一座能通车的桥梁。英国人送给的汽车,由于没有公,只能将汽车拆了用牲畜驮到拉萨。能源状况落后,至1950年解放前夕,仅有一座125千瓦的水电站断续供电。经济的落后和农奴主的剥削,使人民群众处于极端贫穷和悲惨的生活境地。仅就首府拉萨来说,前城区只有两万多人,城周围住在破烂帐篷里的贫民和乞丐就近千户。不供伙食,戴着手铐、木枷的“囚犯”沿街乞讨。无家可归者冻饿倒毙街头的凄惨情景处处可见。大大激发了广大农牧民的生产积极性。四十年来,特别是十多年来,人民在中央和全国人民的支持下,发展生产,治穷致富,使整个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发展农牧业在的经济生活中处于最重要的地位。初期,中央和地方人民即制定了符合当地实际的一系列发展农牧业的方针和政策,并从财力、物力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使农牧业生产水平明显提高。1966年,粮食总产量就由1959年的1.8亿公斤增加到3.15亿公斤,平均每年增长8.3%;牧畜从1959年的955.6万头(只)发展到1817.5万头(只),增长90.2%,人民生活得到了初步改善。1980年开始,对农牧民实行免征免购,不收任何农牧业税。1984年,除对农牧业继续提供免息贷款外,对1980年以前用于兴修水利、购买农牧业机械等项集体贷款免于归还。农牧区实行了以家庭经营为主的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发展家庭副业,恢复集市贸易,并开展了大规模的农田、草场基本建设。解放前没有农业机械和化肥,现在的拖拉机已成为农户自买的农具。科学种田、科学养畜受到普遍重视和欢迎。生产工具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应用使生产得到全面的发展。1991年,农业总产值达到20.46亿元,比1952年增长3.4倍,粮食产量达到5.8亿公斤,平均亩产达到224公斤,分别比1952年增长2.7倍和1.8倍。尽管人口1991年比1952年增长一倍多,但1991年人均占有粮食达到290.5公斤,仍比1952年提高1.2倍。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1991年肉类总产量达到9.1万吨,奶类总产量17.7万吨。现代工业是从后才起步的。1965年,已建立了建筑、电力、汽车修理、森工、制革、硼砂、煤炭等工业企业80个,职工近万人,当年的工业总产值达2883万元。重视民族手工业的发展,1965年全区民族手工业发展到33个行业,年总产值由前的124万元增加到890万元,增长6.2倍。缺油少煤,过去能源供应贫乏。为改变这种状况,1956年在拉萨修建了电站,这是第一个公用电力企业。地热资源丰富,由国家投资在羊八井建成了中国最大兆瓦级地热电站。到1991年,电力装机容量已达14万千瓦,年发电量4亿千瓦小时。经过四十年的建设,目前拥有电力、采矿、建材、森工、毛纺、印刷、食品等十多项现代工业,国营企业职工5.1万人。1991年,工业总产值为4.03亿元,比1959年增长4.3倍;民族手工业产值达到4600万元。过去没有一条正规公。和平解放后的第一项大规模建设,就是在平均海拔为3000米的崇山峻岭中修建四川和青海通往拉萨的公。川藏公全线长2413公里,青藏公全线长2122公里。此后,又相继建成新藏、滇藏、中尼等干线公。目前,全有干线公15条,支线公315条,建成公总长21842公里。除在深山之中的墨脱县外,所有的县77%的乡都通了公。一个以拉萨为中心,以青藏、川藏、滇藏、中尼公为骨架的公网络已经形成。为了解决的燃料供应困难,国家拨款修建了一条从青海省格尔木至拉萨的成品油输油管道,全长1080公里,对能源供应、支援经济建设起到重要作用。为了更好的适应对外的需要,在1956年开辟拉萨至航线后,又相继开通了拉萨至成都、西安、、上海、广州等国内航线和拉萨至尼泊尔加德满都的国际航线。旧现代科技事业完全是空白。后,先后建立了农业、畜牧业、交通、电力、建筑、地质、水利、气象、卫生、藏医药、教育等专门科研机构,培养了一批藏族科技人员。1985年成立了自治区社会科学院。现在有专门科研机构17个,各类科技专业人员2.69万人。四十年来,有347项科技获自治区级,其中“太阳能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等21项科研获国家级。高原雪峰和名寺古迹吸引着世界众多的探险客和旅游者。在对外中,的旅游业开始逐步发展起来。现在,已有旅行社11家,旅游涉外饭店、宾馆19家,床位3600张,开辟景区60多个。从1980年至1991年,共接待海外旅游者15.09万次。经过四十多年的努力,人民的生活水平普遍有了显著提高,绝大部分农牧民的温饱问题已基本解决,一部分农牧民已经富裕起来,1991年全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为455元,扣除物价上涨因素,比1979年的159元增长1.6倍。喜马拉雅山下的亚东县珠居村,1986年全村75户年收入36.16万元,全村有74户盖了新房。城镇居民家庭年人均收入为2120元,比1981年增长2.3倍。1991年末,城镇储蓄存款余额为49240万元,比1959年增长500多倍。农牧民家庭已拥有数量可观的生产资料,平均每户拥有生产性固定资产价值6021元,牲畜75头(只);每百户拥有汽车9台,大小拖拉机6台,机动脱粒机3台,马车12台。农牧民人均实物消费量比解放前有大幅度的增长。1991年,人均消费粮食183.6公斤,食用油3.6公斤,肉类14.7公斤,奶类50公斤。在保持传统饮食习惯的同时,饮食结构向多样化发展,增加了蔬菜、禽蛋、酒类、糖果、糕点等的消费。人民住房有了很大改善。据旧地方统计,1950年有人口100万,其中没有自己住房的就有90余万人。现在,除了部分牧区的游牧民之外,所有的家庭都有固定住房。1991年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13.7平方米。日喀则地区江孜县有5.67万人口,80%以上的群众住进了新房,人均住房面积达40平方米。藏族人民传统的生活方式注入了现代化的内容。据抽样调查统计,城镇每百户居民有自行车212辆,彩色电视机88台,收录机84台,洗衣机42台,电冰箱24台,照像机26架。各项文化设施的建设,使人民的、文化生活也越来越丰富充实。由于地区特别困难的自然条件和历史上特别落后的社会发展状况,今天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仍低于中国全国的平均水平。1989年自治区制定了《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设想》,实行对内对外,开拓区内、国内、国外市场,开发优势资源,发展重点区域和重点产业,力争尽快缩短地区与中国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为藏族和其他民族的共同繁荣打好基础。八、教
十三世纪中叶,正式归入中国元朝版图。自此之后,尽管中国经历了几代王朝的兴替,多次更换过中央,但一直处于中央的管辖之下。
在旧“政教合一”的封建领主的制度下,作为藏传佛教格鲁派的首领之一,兼任地方的首脑,集政教于一身。原地方的官制是僧俗双轨制,行政机构中既有俗官,也有僧官,僧官大于俗官,某些机构只有僧官而不设俗官。在处理事务方面,享有特殊的。在召开商讨重大事务的“官员扩大会议”时,要有三大寺(即甘丹寺、色拉寺、哲蚌寺)和四大林(即功德林、丹、策墨林、次觉林等四座大)的住持参加。形成决议后,需要地方和三大寺共同加盖印章方能生效。结束了“政教合一”的制度,实行人民的制度。按照新中国,人民同全国各族人民一样,成为国家的主人,享有法律所的一切。自治区年满十八周岁的,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教、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和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他们直接选举县、区、乡、镇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这些代表又选举出席全国和自治区、市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通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行使管理国家和地方事务的。人民为获得当家作主人的而热情高涨,积极地行使自己的。1988年自治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选举时,据拉萨、那曲、日喀则、林芝、山南五个地市统计,参选率达93.88%。为了使不识字的群众也能参加选举,不少地方群众用豆子代替选票,他们同意谁,就在那位候选人背后的碗中投进一颗豆子,谁得的豆子多,谁就当选。目前,以藏族为主的当地民族代表,在全区县代表总数占95%以上,在自治区代表中占82%以上。全自治区75个县(市、区)的现任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绝大多数是昔日的农奴或奴隶。为了各阶层、人士都能在社会生活中充分表达意见和发挥作用,1959年即成立了“中国人民协商会议委员会”。人民政协是中国领导下的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进行协商,实行互相监督,发扬社会主义的重要组织。政协的这种特点在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政协广泛吸收了藏族和其他民族人士参加。在这些人士当中,有不少是原地方的爱国僧俗官员和教界上层人士,如昌都地区大、现任全国政协副、自治区常委会副主任帕巴拉·格列朗杰,原大贵族、地方噶伦、现政协副拉鲁·次旺多杰等。这些人士通过协商会议参政议政,帮助进行决策。在历届政协会议中,他们的提案涉及到民族,教、文教、科技、卫生、农业、牧业、林业、城乡建设、等各个方面,对于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反对民族,继承和发展民族传统文化,加速发展地方经济,推进等项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早在1955年3月,中央就作出了成立自治区筹备委员会的决定。1965年9月,在拉萨召开了自治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自治区宣告正式成立。参加大会的藏族代表绝大多数是翻身农奴和奴隶,也有上层爱国人士和教界人士。会议选举阿沛·阿旺晋美为自治区人民委员会。广大农奴和奴隶砸碎了封建农奴制的后,获得了平等和民族平等。《中华人民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根据民族区域自治法所赋予的,从一九六五年至今,已经制定60余项符合实际情况、人民利益的地方性法规、条例、决定和决议,内容涉及、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例如:《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议事规则》、《自治区地方性法规制定程序》、《自治区集体矿山企业和个体采矿管理办法》、《自治区学习、使用和发展藏语文的若干(试行)》、《自治区文物管理条例》、《关于实行〈中华人民国婚姻法〉的变通条例》等。这些地方性法规的制定和实施,为人民各项的实现和地方社会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保障。为了使人民更好地行使管理国家和地方事务的。十分重视培养民族干部。目前,自治区共有藏族干部3.7万人,各级、、政协的主要领导职务都由藏族干部担任。藏族干部占干部总数的66.6%,在自治区一级干部中占71.7%,在县级干部中占74.8%。在旧处于社会最底层的藏族妇女,也已领导岗位,1986年妇女干部已占全区干部总数的30%以上,现有5人任自治区一级干部,38人任专区一级干部,232人任县级干部。的干部队伍主体是翻身农奴和奴隶,同时也包括爱国上层人士。即使对于参加过叛乱的农奴主和他们的代理人,只要放弃立场,确有所长也给予适当安排,使他们有机会为国家、为人民出力。在司法活动中,人民除了享有与中国其他地区的人民同等的外,还享有民族区域自治法所的特殊。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各级与检察院必须保障藏族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对藏族诉讼参与人,要使用藏语文检察和审理案件,法律文书要使用藏文。”现在,的各级检察院、法院的主要官员均由藏族担任。七、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
大多数人藏传佛教。全区伊斯兰教的只有约2000人,的近600人。尊重和教,是中国的基本政策。和平解放后,各级机构认真贯彻教政策,受到广大僧俗群众的赞扬。现在,人民在国家和法律的下,享有开展正常教活动的充分。者家中几乎都设有小经堂或佛龛。每年到拉萨朝佛敬香的群众均达百万人次以上。在处处可以看到善男信女悬挂的经幡,堆积的嘛尼堆。在大昭寺等一些著名的内外,挤满了磕长头、转经、朝佛的群众。在“”期间,同全国其他地区一样,教政策遭到了严重,教活动场所及设施受到了严重损失。“”结束以后,重新全面地落实教政策。1980年以来,了冤假错案,相继恢复和新成立了教工作机构,在保障的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十多年来中国向地方拨专款两亿多元用于落实教政策,维修了建于公元七世纪的大昭寺,公元八世纪吐蕃王兴建的桑耶寺,藏传佛教格鲁派四大名寺哲蚌寺、色拉寺、甘丹寺和扎什伦布寺。为了维修布达拉宫,国家一次就拔款4000多万元。1984年,中央资助专款670万元,黄金111公斤,白银2000公斤及大量珠宝,在十世大师主持下,修复了五至九世灵塔、祀殿。至今,得到修复和的教活动场所已达到1400多处,满足了群众正常教生活的需要,还多方设法寻回在“”中散失的佛像、等教用品,分发给各,受到广大僧人和群众的欢迎。近年来,各教团体自主地组织各种教活动。中国佛教协会自治区分会于1983年创办了院,并在各的一些中开办了学经班,现有学僧近3000名。另外每年还推荐一定数量的、学僧到,进入中国藏语系高级院深造。1984年自治区人民将档案馆保存的《甘珠尔》藏文大藏经拉萨版赠送给自治区佛协,并资助50万元开办了拉萨印经院,几年来已印出1000多部《甘珠尔》藏文大藏经,供给区内外各藏语系佛教。1990年,自治区佛协又得到资助50万元,在拉萨木加寺开始刻制十三世想要刻制而未能付诸实施的《甘珠尔》藏文大藏经拉萨版。1985年佛创办了《佛教》刊物。现在全区有3.4万多名僧尼。当选为各级代表、政协委员、佛协理事以及在中任职的教界人士共有615人,他们参政、议政,同其他一样共同致力于的各项建设事业。尊重和各的传统教活动和习俗。根据藏传佛教的仪轨和历史惯例,去世后按传统的办法传承。1992年6月25日,中央批准了第十六世噶玛巴的灵童。对一年一度的拉萨传召大,传统的马年转大雪山、羊年转纳木神湖和热振寺坝子等活动,有关部门都前往斋僧布施。群众婚丧嫁娶仪式中与教有关的习俗都受到完全尊重。在,由于认真贯彻执行了教政策,各教、和之间,与不群众之间都相互尊重,和睦相处。同时,国家也明确,任何人不得利用教进行社会秩序、损害身体健康、防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对于利用教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者,一律依法处理。近年来有一些僧尼被依罪,都是因为了刑律,如参加骚乱,危害社会治安,社会秩序,搞打、砸、抢、烧、杀等犯罪活动,没有一个是因教而被的。佛教组织和教界人士积极开展同外国教团体和教界人士之间的友好往来活动。以来,中国佛教协会分会和一些,组织了教人士出国进行友好访问、参观、考察和学术交流;热情地接待了几十个国家前来朝佛、参观、考察的团体和个人,共计一万多人次。和平解放以来,很多著名的教界人士同中国和合作共事,参政议政,为国家和的建设事业发挥积极的作用,深受群众的敬仰和的尊重。与并为藏传佛教的十世额尔德尼·确吉坚赞几十年如一日,一直爱国主义立场,在和平解放、反对等斗争中,为祖国统一,增强民族团结,做出了重大贡献。建国以来,他历任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佛教协会名誉会长等职,于1989年元月圆寂。决定在日喀则扎什伦布寺修建十世额尔德尼·确吉坚赞遗体灵塔和祀殿,按照藏传佛教的仪轨,举行教悼念活动,办理遗体以及灵童的寻访、认定等事宜。目前灵塔和祀殿主体工程已基本完成,寻访十世灵童的工作正在扎什伦布寺恰扎·强巴赤列的主持下顺利进行。九、教育和文化的发展
七百多年来,中国中央一直对地方行使着主权,地方从未成为一个国家。记载着七百多年来历史事实的数百万件汉藏文档案材料仍保存在、南京和拉萨的档案馆中。世界上从未有任何一个国家的承认是一个的国家。1904年,英国外交大臣兰斯顿发出的正式训令称,为“中华帝国的一个省”。1954年,印度总理尼赫鲁在印度人民院的中说:“在以往数百年中,我就不知道在任何时候,任何一个外面的国家曾经否认过中国在的主权。”集团和国际曾自1911年辛亥到1949年中华人民国成立,已是一个“充分行使”的国家。历史事实驳斥了这种谎言。仅十四世要经国民批准方得继承这一点,就充分说明当时的根本没有什么的。集团和国际大肆鼓吹的所谓“西立”,不过是近代历史国主义侵略中国的产物。帝国主义是怎样策划西立的在二十世纪初的藏语词汇中还没有“”这个词。1840年英帝国主义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由一个的主权国家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国家。帝国主义乘清朝中央的虚弱,开始瓜分包括在内的中国领土。为了把纳入英国的范围,1888年、1903年,英国侵略者发动了两次侵略中国的战争。军民奋起抵抗但遭失败。在第二次侵藏战争中,英军一度攻占了拉萨,十三世出走,侵略者地方官员签订了《拉萨条约》。但由于清朝外务部认为《拉萨条约》主权,清朝驻藏大臣不予签字,条约无效。帝国主义靠直接军事侵略没有达到完全控制的目的之后,就变换手法,开始策划把从中国出去的活动。1907年8月31日,英、俄帝国签订了《英俄同盟条约》,其中把中国在的主权改称为“主权”。这是在国际文件中第一次把中国对地方的主权为“主权”。1911年,中国辛亥爆发,次年,英国利用清朝,初建,中国国内政局混乱之机,向中国提出了否定中国对主权的“五条”。在遭中国后,英国封闭了由印度进入的一切道。1913年,英又宣布,提出“完全后,一切军械由英国接济”;“承认英国派员来藏监督财政军事,以作英国扶助西立报酬”;“军队行抵,英国担负抵御之责”;“执行主义,准英人行动”(摘自朱绣著《六十年大事记》)。但英国的图谋未能。1913年,英国利用篡夺了中华大总统职位的袁世凯迫切要求得到外交承认和得到国际借款的心理,参加英国提出的中、英、藏三方会议,即“西姆拉会议”。会前,英印派驻锡金专员柏尔单独会晤地方参加会议的代表夏扎伦青,向他鼓吹“主权”具有“”的含义。柏尔在其所著《之过去与现在》一书中:“当吾遇夏扎伦青于江孜时,吾劝其搜集所有关于昔日中藏交涉以及陆续为中国占领而现今要求归还之各州县等项之文牍,携之赴会。”经过英国的,代表首次提出了“西立”的口号,并提出“疆域包括青海、理塘、巴塘等处并及打箭炉”等要求,当即遭到中国代表的。这时,英国代表按事先策划,提出了所谓的“折衷”方案,把中国藏族居住的所有地区划分为“内藏”、“外藏”两部分,“内藏”包括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省的藏族居住地区,由中国直接管辖;“外藏”包括和西康西部地区,要求中国“承认外藏自治”,“不其内政”,“但中国仍派大臣驻拉萨,护卫部队限三百人”。这个“折衷”方案的实质,是把中国在地方的主权为所谓“主权”,使在“自治”的名义下,脱离中国的管辖。如此无理的要求,当然遭到了全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1914年7月3日,中国代表陈贻范奉国内训示,在所谓“西姆拉条约”上签字,并且发表声明:“凡英国和本日或他日所签订的条约或类似的文件,中国一概不能承认。”中国同时将此立场照会英国。会议遂以破裂告终。1942年夏,地方在英国代表的支持下突然宣布成立“外交局”,公开进行“西立”活动。消息传出,遭到全国人民的同声,国民也发出严正,地方迫于压力,不得不向国民报告改变原议。1947年3月在新德里举行“泛亚洲会议”,英帝国主义幕后策划邀请派代表参加,在会场上悬挂的亚洲地图和万国旗中,把作为一个国家对待。经中国代表团提出严重后,会议组织者不得不改正。1949年底前后,美国人劳尔·汤姆斯以“无线电评论员”名义在探索“给以可能的援助”,并在美报刊道:“美国已准备承认为”的国家。1950年上半年,一批美国经由加尔各答运入,用以对抗中国解放军进藏,同年11月1日,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公开中国解放本国领土的行动是“侵略”。同月,美国他国在联合国提出中国的提案。由于中国的严正立场和一些国家的反对,这个没有。一百多年来的历史事实清楚地说明,所谓“西立”完全是新老帝国主义者出于攫取的野心而挑动起来的。十四世早年曾指出:“帝国主义利用人民反对满清和的情绪,进行各种和,使人民脱离祖国而处于他们的和之下。”1959年武装判乱是怎样发生的和平解放前,实行的是上层僧侣和贵族的封建农奴制,的广大农奴迫切要求农奴制的。和平解放后,许多上中层的人士也认识到,如不旧制度,民族断无繁荣昌盛的可能。中央人民考虑到历史和现实的特殊情况,对的采取了十分慎重的态度。“十七条协议”,这种中央不加,由地方自动进行。1957年1月,国务院总理访问印度期间又向、及随行的地方主要官员转交了的信,传达了中央的决定,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1958年—1962年)不搞,过六年之后是否,仍然由根据那时的情况和条件决定。但是,上层集团中的一些人根本反对,试图永远保持农奴制,以既得利益。他们和“十七条协议”,地进行祖国的活动。1952年3、4月间,地方的司曹鲁康娃和洛桑扎西暗中支持“人民会议”在拉萨骚乱,反对“十七条协议”,提出人民解放军“撤出”。1955年,地方噶伦索康·旺清格勒等在当时的西康省藏区秘密策划武装叛乱。1956年,该区叛乱开始,叛乱地方机构,工作人员和群众数百人。1957年5月在地方噶伦柳霞·土登塔巴、先喀·居美多吉的支持下,成立了“四水六岗”叛乱组织,稍后又成立号称“卫教军”的叛乱武装,提出“西立”及反对的口号,叛乱活动愈演愈烈。武装叛乱窜扰昌都、丁青、黑河、山南等地区,干部,交通,袭击中央派驻当地的机关、部队,并到处财物,人民,妇女。乃东一个名叫东达八扎的商人,因不肯参加叛乱,叛乱把他和妻子抓起来,过后,将东达八扎,将他妻子。当时的旧地方也承认,很多群从因遭叛乱向他们,仅1958年8月,就有70多起。中央人民本着民族团结的,一再责成地方负责叛乱,社会治安,并对地方的噶伦表示,“中央不改变地区推迟的决定,并且在将来实行时仍要采取和平的方针”。但是上层集团把中央这种仁至义尽的态度看作软弱可欺。他们:“九年来,汉人动也不敢动我们最美妙最神圣的制度;我们打他们,他们只有招架之功,并无之力;只要我们从外地调一大批武装到拉萨,一打汉人准跑;如果不跑,我们就把佛爷逼往山南,聚集力量,举行反功,夺回拉萨;最后不行,就跑印度”。的武装叛乱,从开始就得到国外的支持。美国人诺曼·C·霍尔著《美国、和中国》披露,1957年,美国中央情报局从旅居国外的藏人中挑选六名青年,送美国的关岛,接受识图、收、射击和跳伞训练。此后,美国又在科罗拉多州海尔营地分批训练“康巴游击队员”达170人,经训练的“康巴游击队员”被分批空投或潜回,“建立有效的抵抗运动”,“反对中国人的占领”。1975年9月5日出版的《远东经济评论》所载《美国中央情报局对的》一文记述:1958年5月,首批受美训练的两名携带到叛乱恩珠仓·公布扎西设在山南的总部与美国中央情报局联系。不久,美国即在哲古地区空一批武器弹药给叛乱,计轻机枪20挺,迫击炮2门,步枪100支,手榴弹600枚,炮弹600发,子弹近4万发。这一时期,美国还从陆偷运大批武器弹药供给盘踞山南的叛乱。在农奴制度的农奴主和国外相互下,叛乱活动迅速蔓延。1959年3月10日在拉萨发生的全面武装叛乱,就是经精心策划而的。2月7日,主动向军区副司令员邓少东等提出:“听说军区文工团在内地学习回来后演出的节目很好,我想看一次,请你们给安排一下。”邓少东等当即表示欢迎,并请确定演出时间、地点,同时将的这一愿望告诉了地方的索康等噶伦和的副官长帕拉·土登为登等人。3月8日,确定3月10日下午3时到军区礼堂看演出。军区方面为此作了认真周到的接待准备工作。3月9日晚,拉萨墨本(市长)却市民说:明天要去军区赴宴、看戏,汉人准备了飞机,要把劫往;每家都要派人到驻地罗布林卡,请求他不要去军区看戏。次日晨,叛乱2000多人去罗布林卡,又“军区要毒死”的,呼喊“西立”、“赶走汉人”的口号。叛乱当场打伤地方卸任噶伦、时任军区副司令员的桑颇·才旺仁增,用石头将爱国进步人士、自治区筹委会委员堪穷帕巴拉·索朗降措活活,并拴在马尾上拖尸到市中心。随后,叛乱连续召开所谓“人民代表会议”、“西立国人民会议”,加紧组织和扩大叛乱武装。他们公开撕毁“十七条协议”,宣布“西立”,全面发动了祖国的武装叛乱。虽然罗布林卡受到叛乱控制,同的联系十分困难,中央代理代表谭冠三仍设法通过爱国人士先后于3月10日、11日和15日给三封信。谭冠三在信中表示体谅的处境,关心他的安全,并指出叛乱地进行军事挑衅,要求地方立即予以。亦于3月11日、12日和16日先后给谭冠三复信三封。信中说:“的坏们正借口我的安全而进行危害我的活动,对此我正设法平息。”“集团的违法行为,使我无限忧伤……以我的安全为名而制造的严重离间中央与地方关系的事件,我正尽一切可能设法处理。”在16日的信中,他还表示,已对地方官员等进行了“教育”和“严厉地”,并表示几天后还可能到军区去。这三封亲笔信的原件曾由记者摄成照片公开发表,现仍保存完好。但是,3月17日夜,噶伦索康、柳霞、夏苏等叛乱挟持逃离拉萨,前往叛乱武装的“根据地”山南。叛乱失败后,又逃往印度。离开拉萨后,叛乱调集约7000人,于3月20日凌晨向机关发动全面进攻。人民解放军在忍无可忍,让无可让的情况下,于当日上午10日进行反击。在藏族爱国僧俗人民的支持下,仅用两天时间,就彻底平息了拉萨市区的叛乱。以后又平息了叛乱长期盘踞的山南地区的叛乱。流窜于其他地区的叛乱武装也相继。人民解放军在平叛过程中军纪严明,得到广大僧俗人士的衷心。他们主动配合人民解放军平息叛乱,各地群众纷纷组织自卫队、联防队、保畜队等自卫性组织,为平叛大军修、运输、送信、引、烧茶送水、站岗放哨、救治伤员,使叛乱陷于孤立。三、集团的活动和中央的政策
在大力发展经济建设的同时,人民非常重视的。自治区认真贯彻了的国家基本政策,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的战略方针;实行预防为主、谁污染谁治理和强化管理三项政策。自治区常委会和人民根据的实际,陆续颁布了一系列和自然资源的地方法规和行政规章,如《自治区森林条例》、《自治区草原管理暂行》、《自治区人民关于水产资源的》等等,仅野生动物方面的规章就有20余件。1975年,自治区设立了机构,加强了对全区工作的统一监督管理。1990年,自治区委员会成立,统一领导全区的工作。自治区开展的生态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全区已建成大小灌溉水渠1.3万多条,水库、塘坝5200余座,总库容2.7亿多立方米;河道堤防工程18处,堤防总长约250公里。多年来,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对草场采取围栏养贮、引水灌溉和管理措施;开发河滩,种树种草;实行分季轮牧,盲目开荒草场。到1990年底,全区草场围栏面积达18.3万公顷,草场灌溉面积16.1万公顷,灭鼠、灭虫、灭毒草面积118.7万公顷。全区生态不断得到改善。与此同时,全区开展植树造林,护林防火,封山育林,乱砍滥伐。六十年代初至今,全区植树7000多万株,每年封山育林约14万公顷。现有森林面积632万公顷,其中人工林面积2.2万公顷,森林面积每年都在增加,林木生长量大于消耗量。全区已建成7个自然区,正在建设和规划中的5个,总面积32.53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区面积的26.5%,使一批珍稀野生动植物得到有效。因地制宜,积极发展水电站建设,推广利用地热能、太阳能及风能。解放以来,全区已建成水电站424座,装机容量10.97万千瓦,地热电站2座,推广太阳能灶17750台,建太阳房10.5万平方米,推广太阳能热水器1.9万平方米,引进风力发电机700多台。使用这些无污染能源对起到了重要作用。在进行生态建设的同时,加强了管理。对一切影响的建设项目,实行“影响评价”制度和治理污染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制度。对原有的一些污染源进行了治理。全区工业废气处理率已达80%。同时,还完成了工业污染源调查、土壤背景值调查研究、天然放射性水平调查研究、野生植物资源调查、野生动物资源调查等项工作,为的,合理利用资源,发展经济提供了科学依据。在城乡建设中,合理规划和布局,搞好配套建设,区内城市基础设施有所增强,拉萨市人均绿地达到12平方米,绿地覆盖率17.6%。为了及时掌握全区质量状况,自治区在拉萨建立了监测站,日喀则、昌都地区的监测站也正在建设中。根据监测,目前的状况保持良好状态。大气、水基本没有受到污染。全区没有出现酸雨,城市大气中总悬浮微粒年日均值为340微克/立方米,大大好于国家大气质量的要求。水体除个别河段轻度污染外,全区江河湖泊水质良好。辐射在正常范围之内,不存在任何人为造成的放射性污染。集团到处中国在存贮核废料,这完全是。当然,的生态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草场质量趋于下降;有些珍稀动物分布范围在逐渐缩小。对此,自治区人民强化了管理和宣传教育,对的违法行为严厉制裁,使近些年来一些濒危动物如黑颈鹤、羚羊、虎等又得到了繁殖发展。十二、国家对发展的特殊支持素有“世界屋脊”之称,自然条件十分。全区平均海拔高度在4000米以上,空气稀薄,低温缺氧,气压和含氧量都不及平原地区的三分之二,气温在10摄氏度以上的时间还不及中国最北部的省的一半,可耕地仅占总面积的0.2%至0.3%。高原气候和地理极大地制约着经济的发展。为改变的落后面貌,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中央和全国人民对倾注了巨大的关心,在人力、物力、财力、技术和政策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和特殊照顾。四十年来,国家给的财政补贴累计达157亿元,用于重点建设项目的基建投资42.7亿元,两项合计近200亿元。除中央财政补贴和基本建设投资外,国务院各部委还根据各项事业发展的需要,给予多种专项补助。仅1979年至1986年,此类补助即达59亿元。最近几年,国家对的投入大幅度增长,1991年各项资金投入达到17亿元。目前,国家每年给的财政补贴为10亿元,按人均计算,在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是最高的。国家的大量投资,使农牧业、能源、交通、邮电通信等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以及教育文化事业得以初步改变落后状况,为经济、文化的较快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为满足人民生产、生活资料的需求,国家在运输距离长、运输条件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每年调集大批物资进藏。1959年到1991年,从内地共调进粮食138.8万吨,石油成品油281.5万吨和价值45.8亿元的各类工业品,各类进藏物资总重量达1000多万吨。中央和内地各省市大力支援的经济、文化建设,修建了穿越海拔五六千米高山的川藏、青藏等公干线、格尔木至拉萨输油管道、羊八井地热电站等大中型基础设施。为了加速的建设,1984年2月,中央组织内地九省市的人力、物力,用一年多时间,在修建了包括能源、交通、建材、商业、文化、体育、教育、卫生、旅游、市政建设等43项工程,总建筑面积23.6万平方米,投资达4.8亿元,使用水泥、钢材和其他建筑物资总重量超过20万吨。为了解决缺少科技人才问题,国家各有关部门和全国各省市对各地区实行对口支援,动员大批专业技术人员,包括各类科技人员、工程技术人员、专业管理人员、教师和医务工作者,进藏参加建设。对重点工程建设,组织各方面的专家、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进藏进行调查研究、编制规划、勘察设计、指导施工。1973年到1991年,全国十多个省、市先后派出了总计3000多人的医疗队进藏,向藏族医务工作者传授医疗技术,深入工厂、农牧区为广大群众防治疾病。内地各医学院校还努力为培训医务人员,有70%的藏族医务人员在内地学习过,技术业务水平显著提高。1974年到1988年,支援的教师达2969人。许多省、市和院校为各类学校培养、培训师资和管理人员。国家每年还统一分配一定数量的高等师范本科毕业生和研究生支援教育。从1985年起,内地24个省、市开办中学或班,对在内地学习的藏族学生在学习、生活上给予特别的优待。据1991年统计,在内地班、校学习的学生达9800人。所有由内地到的人员,都要遇到高山反应、生活习惯很不适应等种种困难,但为了响应支援人民的号召,他们不惜付出很大个人,自觉服从调动。也照顾实际情况,了定期轮换等办法。国家在实行了一系列比内地优惠得多的经济政策和灵活措施,以增强经济的内部活力,加快的经济建设。1980年以来,农牧区实行以家庭经营为主的多种经营方式,“土地归户使用,自主经营,长期不变”,“牲畜归户,私有私养、自主经营、长期不变”。农畜产品的销售以市场调节为主。对农牧民免征农牧业税。生产销售民族必需品的集体、个体工商企业免征工商税。农牧民个人和集体上市出售、交换农牧副和手工业产品,一律不收税。在对外方面,实行了比其他地区更为优惠的办法,外贸出口享受全部外汇留成,允许在内地转销一般性进口商品。最近,自治区还决定依照国家扩大的政策,建立对外经济技术开发区;增加边境口岸;允许对外商划地租赁;扩大与周边邻国的边民贸易和转口贸易。从1991年开始,进入了实施第八个五年计划和十年规划时期。为继续搞好经济文化建设,实现使大多数人民的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的目标,国家将继续对给予大力扶持,已经确定了由国家投资在建设的重大项目的发展规划,这些项目包括:——从1991年开始,投资10亿元,在雅鲁藏布江、拉萨河和年楚河中部流域河谷地带进行综合开发工程,把这一地区逐步建成的商品粮、副食品,轻纺手工业和食品加工以及科技示范推广。——投资8亿元,兴建被列为国家能源“八五”计划重点建设项目的羊卓雍湖抽水蓄能电站。1997年电站全部建成后,将从根本上缓解拉萨及周围地区电力供应紧张局面。——投资十几亿元对的青藏、川藏、黑昌、中尼四条主要公干线进行整治和改建,确保经济命脉公运输的畅通。四条公的整治、改建工程已于1991年全面展开。——扩建拉萨贡嘎机场,跑道已于1991年9月竣工,可起降波音747等大型客机。——建设拉萨市邮政枢纽楼,新增程控自动电话1.1万门,建成47个县的54个卫星地面站及配套设施。的现实充分说明,人民摆脱封建农奴制后,获得了空前未有的广泛的。当然,由于的经济、文化仍然比较落后,以及恶劣的自然地理的,人民享有的还是不充分的,还需要不断作艰巨的努力,来改善的状况,这正是中国和人民在全力进行的。但是,无论从的哪个方面来说,现在的状况与封建农奴制的旧相比,都已经有了天壤之别,集团和国际打着“卫士”的旗号,对过去封建农奴主藏族人民一切的、、丝毫不加,却不顾谎言一再被,四处翻身作了国家主人的藏族人民了。他们的目的无非是混淆视听,制造混乱,以达到梦寐以求的中国、攫取,进而社会主义中国的野心。所谓的问题,实质在此。任何中国的图谋,都是不能的。人民和中国其他各族人民的紧密相联有着几千年悠久的历史,地区和中国各省区统一为一个国家也已有七个世纪,在这么长的时期中,始终没有,而是关系日益密切,这绝不是偶然的。根本原因在于,统一和关系着藏族、汉族和国内其他民族的兴衰成败,合则共荣,分则两伤。与中国其他部分始终结为一体,而不,这是长时期历史所形成的必然结果。因此,把从中国出去,汉族和其他民族决不会答应,藏族人民也决不会答应。
前言曾经被认为是一个神秘的地区,现在她早已揭去神秘的面纱,呈现界面前。她正经历着从极端落后的中世纪状况逐步现代化的天翻地覆的变化。但是对这一地区的实际情况仍然知之甚少。于是一些曾经侵略或试图侵略她的人高喊,她受到了侵略;一些曾经完全了这一地区人民的人呼叫,那里人民的受到了。、、猜疑、……织成一层烟雾又着这个地区。要了解这个地区的真实情况,还是要看事实。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把事实摆出来。一、的主权归属
在中国的西南部。居住在这里的藏族先民,远在公元前就与生活在中原的汉族有联系。以后,经过漫长的岁月,高原上分散的众多部落逐渐统一起来,成为现在的藏族。到唐朝(公元618—907年),藏汉双方通过王室间的联姻、会盟,在上形成了团结友好的亲谊关系,在经济和文化上建立了密切的联系,为最终建立统一的国家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在自治区首府拉萨的布达拉宫,至今一直着公元641年唐朝嫁给藏族吐蕃王的文成公主的塑像。大昭寺前的广场上还矗立着公元823年为双方会盟建立的“唐蕃会盟碑”。碑文记载,“舅甥二主,商议如一,结立大和,永无渝替!俱以证知,世世代代,使其称赞。”
1959年前,长期处于政教合一、僧侣和贵族的封建农奴制社会,其、比中世纪欧洲的农奴制度有过之而无不及。的农奴主主要是官家、贵族和上层僧侣三大领主。他们不到人口的5%,却占有的全部耕地、牧场、森林、山川以及大部分牲畜。据十七世纪清朝初年统计,当时实有耕地300多万克(15克相当于一公顷),其中官家占30.9%,贵族占29.6%,和上层僧侣占39.5%。1959年前,全有世袭贵族197家,大贵族25家,其中最大的贵族有七、八家,每家占有几十个庄园,几万克土地。农奴超过旧人口的90%,藏语叫“差巴”(即领种份地,向农奴主支差役的人)和“堆穷”(意为冒烟的小户)。他们不占有土地,没有,都依附在某一领主的庄园中为生。此外还有占人口5%的“朗生”,他们是世代家奴,没有任何生产资料,也没有丝毫。农奴主占有农奴的人身,把农奴当作自己的私有财产随意支配,可以买卖、转让、赠送、抵债和交换。据史料记载,1943年,大贵族车门·罗布旺杰把100名农奴卖给了止贡地区噶珠康萨的一名僧官,每个农奴的价钱是60两藏银(约合四块银元);他还把400农奴送给功德林寺,抵了3000品藏银(约合一万银元)的债。农奴主掌握着农奴生、死、婚、嫁。不是同一农奴主的男女农奴结婚要缴纳“赎身费”,有的是采取男换男,女换女的交换,有的是婚嫁后,夫妻双方的领属关系不变,将来生男孩归夫方领主,生女孩归妻方领主。农奴的子女一出生,就登记入册,注定了终身为农奴的命运。农奴主用差役和高利贷对农奴进行的剥削。旧的差税制度十分,有载入注册籍的永久性差税,还有临时加派的差税。据不完全统计,仅噶厦(地方)征收的差税种类就达200多种。农奴为噶厦和庄园主支的差,占农奴户劳动量的50%以上,高者可达70%至80%。据前调查,属于十四世的摄政大扎的达隆绛庄园共有土地1445克,全劳力和半劳力农奴计81个,全年共支差21260天,折合劳动量为67.3人全年服,即83%的农奴全年无偿地为农奴主支差服役。农奴成年累月地辛勤劳动,却连温饱也得不到保障,经常要靠借高利贷勉强糊口。高利贷年利率一般都很高,向借钱利率为30%,借粮为20%或25%;向贵族借钱利率为20%,借粮为20%或25%。噶厦设有几个放债机构,历代也有两个专管放债的机构。据1950年的两个放债机构有关帐簿的不完全记载,共放高利贷藏银303.85万两。高利贷利滚利,造成永远还不完的“子孙债”和以借贷人和人全部破产而告终的“连保债”。墨竹工卡县有一名叫次仁贡布的农奴,他的祖父曾向色拉寺借了50克(一克合14公斤)粮食,祖父、父亲和他三代人还利息达77年,总共付利息粮3000多克,可领主说他仍欠粮10万克。东嘎有个叫丹增的农奴,1941年借了农奴主一克青稞,到1951年,农奴主要他还600克,他只好逃亡,妻子死,七岁的儿子被抓去抵债。地方者制定了一系列法律以农奴主的利益。旧通行了几百年的《十三》和《十六》,将人分成三等九级,明确人们在法律上的地位不平等。:“勿与贤哲贵胄相争”,“下打上者、小官与大官争执者犯重罪,均应”,“不受主人约束者之”,“百姓碰撞官之”,“向王宫,不合体统,应鞭击之”等等。不同等级的人同一刑律,其量刑标准和处置方法大不相同。赔价律中:“人有等级之分,因此命价也有高低”上等上级的人如王子、大等,其命价为尸体等重的黄金;而下等下级的人如妇女、屠夫、猎户、匠人等,其命价为草绳一根。伤人赔偿律中:仆人使主人受伤的,应斫掉仆人的手或脚;主人打伤仆人,延医治疗即可,不给赔偿费。农奴主运用成文法或习惯法,设立或私牢。地方有法庭、,大也设法庭、,领主还可在自己的庄园。刑罚极为,如剜目、割耳、断手、剁脚、抽筋、投水等。在最大的之一甘赃寺就有许多手铐、、和用来剜目、抽筋等的残具。在民族文化宫的“社会历史资料展”中,有当年被农奴主砍下的农奴肢体等许多实物和照片。在漫长的封建农奴制社会里,广大农、牧奴上受,经济上受剥削,动辄遭到。农奴中流传着这样的话:“能带走的只是自己的身影,能留下的只有自己的脚印。”可以说,旧是世界上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面对封建农奴制度的,劳动人民从未停止过斗争。他们采用、逃亡、抗租抗差,直至武装斗争等形式争取自己的人身。但是,他们的要求遭到三大领主的。旧法律:“民反者均犯重法”,不但本人处死,而且家产,妻子为奴。五世曾经发过一道谕令:“拉日孜巴的百姓听我的命令……如果你们再找,找舒服,我已授权拉日孜巴对你们施行砍手、砍脚、挖眼、打、杀”。这道谕令多次被后来的者重申。五、人民获得了
封建农奴制度下的旧,只有三所医疗设备极其简陋、规模有限的藏医机构和少量私人诊所,从业人员近百人,加上民间藏医也只有400余人,平均每千人口只有不到0.4名医务人员。这些藏医机构和人员主要为贵族、官员服务,广大农奴和奴隶有病得不到治疗。天花、鼠疫等烈性传染病屡有发生和流行。据记载,和平解放前的150年间,天花大流行过四次,其中1925年的一次,仅拉萨地区就有7000人丧生。1934年和1937年的两次伤寒流行,拉萨又有5000余人死亡。当某些传染病暴发时,原地方不但不采取措施救治病人,反而把病人赶进深山峡谷,派兵山口,将病人困死。根据历史资料记载,旧人均寿命只有36岁,人口增长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控制对人民生命健康危害最烈的传染病,是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首要任务。中国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从六十年代初起,再未发现过天花病例,各种传染病、地方病发病率大幅度下降,部分严重人民健康的疾病已经消灭或基本控制。为了藏族儿童的健康成长,1986年以来,广泛开展计划免疫,免疫接种率达85%以上。后,自治区逐步建立了遍布城乡的医疗卫生网。1991年全区卫生机构已有1197个,比1951年增加400倍;医院床位由1951年的零增加到5077张;专业卫生人员9740人,比1951年增加97倍,其中卫生技术人员7749人,藏族约占卫生技术人员总数的80%。88%的人口在农牧区,1991年,农牧区有卫生机构850个,医院床位2300张,专业卫生人员3700人。此外,还有3500名乡村医生和卫生员直接服务于农牧民群众。在,平均每千人口拥有病床2.3张,医生2.1人,分别相当和高于全国平均数,也高于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数。的传统医学藏医、藏药得到继承和发展。投资2000万元新建了自治区藏医院住院部和五个地区藏医院。1991年,全区有藏医药人员1015名。为了适应藏医事业发展的需要,建立了藏医学院和藏医研究所,鼓励和支持著名老藏医著书立说,及时整理了一批年事已高的藏医药专家的宝贵经验。出版发行了藏医名著《四部医典》,编写出版了《四部医典系列挂图全集》、《医学百科全书-藏医分卷》、藏医《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饮食学》、《新编藏医学》等数十种藏医教材或专著。藏药的生产也有了迅速发展,现已建立了三座藏药厂。医学科研机构对危害人民健康的高原病等疾病进行重点研究,取得了重要。医疗工作者在高原肺水肿、高山昏迷和慢性高原病的抢救和治疗方面,一直处于国内外领先地位。为了适应卫生人才培养的需要,在民族学院设立了医疗系,建立了自治区卫生学校和日喀则、昌都卫生学校。这些学校共培养了6000多名高中级卫生人员。1980年以来,自治区卫生系统对在职卫生人员进行了5000余人次的培训,提高了他们的专业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对藏族人民实行人人免费医疗,加之医疗卫生条件大大改善,人民的寿命和健康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平均期望寿命已由解放前的36岁提高到目前的65岁。1985年与1965年相比,拉萨地区藏族青少年平均身高增加8.8厘米,平均体重增加5.2公斤。对藏族的计划生育采取特殊的政策,对占全区总人口88%的农牧民未实行计划生育,只是向他们宣传合理生育、优生优育。虽然地域辽阔,但能够利用的土地资源很少,1991年人均占有耕地仅1.54亩,而人口增长很快,有必要控制人口的增长。1984年以来,自治区在全区藏族干部、职工和城镇居民中提倡和实行一对夫妇生育两个孩子。对汉族干部、职工则提倡和实行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实行计划生育的人口仅约占总人口的12%。在实行计划生育中,始终“宣传为主、自愿为主、服务为主”的原则,任何形式的强制性堕胎。四十年来,人口迅速增长。1950年至1990年,人口净增119.6万人,其中藏族人口由100万增加到200多万,增长一倍多。1951年和平解放时,地方没有准确的人口统计。1953年,中国进行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当时由为首的地方申报人口为100万。1964年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人口为125.1万,其中藏族人口120.9万,占人口总数的96.63%。1982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人口为189.2万,其中藏族人口178.6万,占人口总数的94.4%。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人口为219.6万,其中藏族人口209.6万,占人口总数的95.46%。汉族和其他民族人口始终占5%左右。1970年以来,的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982年至1990年,藏族人口增长30.98万,自然增长率为17.34‰,高于同期全国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2.64个千分点。如果不是废除封建农奴制,经济得到发展,人民生活和医疗卫生条件得到很大改善,地区的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不可能在这样短的时间里达到较高水平。在的人口问题上,集团了许多谎言。最耸人听闻的之一是说和平解放后被杀了120万人。以为首的地方在1953年提供的人口数字不过100万人,果真以后杀了120万人,那么的人早就完全被杀光了,更不可能发展为200多万人。集团又说,不只是现在的范围,还包括四川、青海等藏族聚居的地方,共有600多万人。所谓大不过是帝国主义瓜分中国而策划的。经过漫长的历史变迁,藏族除聚居于之外,还分别聚居在四川、青海、甘肃、云南等省的一些地区。但这些地区过去就不属行政区划范围,原地方也未曾管辖过以外的其他藏族聚居区。十三世纪始,元朝、明朝中央即对和其他各藏族聚居地区分别管辖。清朝中央更进一步明确了各藏区的行政区划。时期,以外的藏族聚居区仍分别由原属省管辖。中华人民国成立以后,基本上维持原来的行政区划,在四川、青海、甘肃、云南四省的藏族聚居区建立了十个藏族自治州、两个藏族自治县。包括和各省藏族聚居区的藏族人口,总共也没有600万人。在1953年全国普查人口时,全国包括在内的藏族人口是277万,1990年人口普查时,全国藏族人口为459万。和一样,其他地方的藏族人口也有了大幅度的增加。还有一个对不了解实际情况的人有极大性的谎言是说汉量移民,使的藏族成为少数民族。的自然条件极为,低氧严寒,大部分为高山、荒漠、永久性冰雪地带。生活习惯更与内地不同,内地人极难适应。不是过去美国的西部,可以大批移民开发。历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统计数字,已彻底了这种在汉族人口超过藏族的谎言。十一、的
一九九二年九月-
旧教育十分落后,没有一所近代意义上的学校。和平解放前,仅有2000余名僧侣和贵族子弟在旧式学校和私塾学习。广大农奴和奴隶没有接受教育的。根据“十七条协议”中有关逐步发展民族的语言、文字和学校教育的,1952年拉萨小学建立,1956年拉萨中学建立,了现代教育的轨道。为发展教育事业,国家四十年来累计投资11亿多元,并实施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比如实行免费教育,藏族学生自小学直至大学毕业的学习费用全部由支付。从1985年起,又对部分藏族中小学学生实行包吃、包穿、包住政策,在广大农牧区学校推行寄宿制。各级各类学校招生实行“以当地民族为主”的原则,在大中专学校招生中,优先录取藏族等当地民族考生。进一步兴办藏语言文字、藏医学、藏族艺术、藏族历史等藏族文化系科(专业)、学校。四十多年来,已经基本建立起包括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中等专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以及教育、电视教育等在内的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点的教育体系。广大城镇居民、农牧民享受到教育的。据统计,到1991年,已有大学、民族学院、农牧学院和藏医学院4所现代大学,师范、农牧、卫生、藏医、财经、体育、艺术、邮电等中等专业技术学校15所,中学63所,小学2474所。在校生总人数达19.6万人,绝大多数是藏族学生;教职工达1.6万人,藏族教师占三分之二。大、中、小学建筑面积近150万平方米,电化教学成为重要的教学手段之一。四十多年来,高等学校毕业生达1.8万人,中小学毕业生51万人,其中中专、高中、技工学校毕业生4万多人,培训轮训干部1.5万余人,另有近7000人次获自学中专、大专考试合格证书,为各项建设事业培养出大批人才。教育事业的发展使人民群众文化素质普遍提高,为人民更好地行使民族区域自治,实现民族全面发展创造了条件。但是,由于过去教育的基础十分薄弱,地区的人口居住过于分散,人口中的文盲、半文盲虽已从过去的大多数人减为少数人,却仍占不小的比例。进一步发展教育,仍是一个艰巨而紧迫的任务。有着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包括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哲学、教、医学、天文历算等。中国历来重视和发展的优秀民族传统文化,采取了一系列尊重、和繁荣民族传统文化的政策和措施,使文化得到继承和发展。藏语言文字是全区通用的语言文字。1987年7月,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自治区学习、使用和发展藏语文的若干(试行)》,明确在自治区藏汉语文并重,以藏语文为主的原则。现在在自治区,通过的决议、法规、,人民下达的正式文件、发布的,都用藏汉两种文字。、、电视都用藏汉两种语言文字。自治区编辑出版的图书中,藏文图书占70%。自治区招工、招干、招生对不同语言文字使用者平等对待,优先照顾藏语文使用者。群众参加的各种大型会议都使用藏语文。所有单位、街道、标和公共设施一律使用藏汉两种文字的标记。各级各类学校的藏语文课是学生的主课。藏族人民的传统风俗习惯受到广泛尊重。在的城镇和农牧区,大多数藏族群众都依然保持着藏族服饰、饮食、住房的传统风格。每年,藏族群众以传统方式欢度藏历新年、雪顿节、酥油灯节、沐浴节、望果节、达玛节等藏族的传统节日。国家对民族必需品的生产采取优惠政策。地区的文物受到了全面的。布达拉宫、大昭寺等一批列为全国或自治区重点文物单位。从七十年代中期起,展开了系统的高原考古工作,先后发掘了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数十处。各种出土文物由文物管理部门妥善保管,为研究原始文化和藏族传统文化提供了宝贵资料。对民族传统文化遗产进行全面系统的普查、收集、整理、出版和研究。藏文古籍出版社已收集到藏文古籍珍本200余部,整理出版了一批珍稀藏文古籍。人民出版社重点整理出版了一批古典名著和历史档案丛书。截止1990年底,公开发行的藏文古籍已有200多种,100多万册。数百年来只有手抄本、木刻本,被、埋没的藏文典籍,第一次有了各种装帧精美的印刷版本。的民间文学、戏剧、音乐、舞蹈的搜集整理工作也卓有成效。20余部藏族民间文化作品和著述已经出版。《格萨尔王传》是藏族人民创作的世界上最长的英雄史诗,一直作为口头说唱艺术流传在藏族民间。对这部史诗的抢救、整理和研究工作被列为国家社会科学重点研究项目,并成立了专门机构。现已了3000多盘磁带,整理出版藏文版62部,发行300多万册。60余万字的《中国戏曲志·卷》已经编竣,填补了历史上戏剧理论著述和专题志书的空白。关于民族舞蹈、民间歌谣、藏戏音乐、曲艺音乐、器乐、曲艺、民歌、民间故事、谚语的集成志书,也在全面普查收集资料和整理编纂之中。藏学是研究藏族历史、教、文化、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的综合性学科。在和其他一些地方现已建立了藏学研究机构50多个,并于1986年在成立了中国藏学研究中心。这些研究机构承担了大量研究课题,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简明通史、梵文贝叶经的整理研究和教源流与研究等项目;创办了《研究》、《佛教》、《社会发展研究》、《艺术研究》、《雪域文化》、《中国藏学》、《中国》等近30种藏、汉、英文刊物。八十年代以来,随着国际学术交流活动的逐渐开展,已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30余名者和旅居国外的藏胞学者来参观访问,进行学术考察和洽谈科研合作项目。一些藏族专家学者也应邀出国访问、和参加学术会议。今天,的传统文化艺术已由过去只供达官贵人们消遣转为面向广大人民群众,人民的文化生活日益丰富。自治区现有专业歌舞、藏戏等艺术表演团体10个,县级文艺团体20个,业余演出队350多个;具备现代化设施的多功能群众艺术馆6座,县级文化馆25座。现有一支近5000人的专业文化工作者队伍,其中藏族占90%。他们创作了一批具有浓郁民族风格和强烈时代气息的文艺作品和节目,有些作品还在国际上获。十余年来,应邀出国演出的艺术团体有14个,表演艺术家近300人。在藏族各个传统节日期间,文化活动十分活跃,其中雪顿节已从传统的藏戏演出发展成为一年一度最大的、包括各种文化艺术活动的综合性民族艺术节。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也得到广泛开展。八十年代以来,收集、发掘并组织正规比赛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有10多个,在全国民族运动会上多次获。在传统节日里,各地都举行传统体育项目的比赛和表演。的现代竞技体育活动水平也不断提高,尤其是登山运动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在传统文化活动活跃开展的同时,现代文化设施也进入了。目前全自治区有、电视转播台和电视差转台共计137座,卫星地面接收站297座,、转播台、发射台共26座,各地县站74个,初步形成覆盖全区的卫星传输、无线电传输和传输相结合的电视网。现有电影发行放映机构82个,放映队553个,年发行新片近200部,农牧区免费放映电影。许多现代娱乐设施也已在出现,传统文化活动与现代文化活动并存共荣。十、人民健康和人口发展状况
1951年,中央人民和地方签订了关于和平解放办法的“十七条协议”,获得和平解放,从而为人民争取平等的人身带来了希望。1959年叛乱平息后,中央人民人民的愿望,在进行了,废除了极端、的封建农奴制度,百万农奴和奴隶翻身解放,不再被作为农奴主的个人财产加以买卖、转让、交换、抵债,不再被农奴主劳动,从此获得了的。这是历史上划时代的伟大变革。旧的被废除,人不再分为三等九级,各种刑罚被,的被全部拆除。新中国和法律,保障了人民人人享有生命与人身安全的。废除了生产资料的农奴主所有制,参加叛乱的农奴主占有的耕地无偿分给了无地的农奴和奴隶。山南乃东县凯松溪卡的443位农民分得了1696克土地。当旧的地契、债约被扔进火堆时,昔日的农奴们围着火堆跳起舞蹈。75岁的索朗说:“过去种主人的地,白天黑夜都成了人家的人,半夜叫支差不敢等到天明,现在分地给我,得睡觉香、吃饭甜,真想多活几年,看看今后的好日子。”对未参加叛乱的农奴的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1300多户未参加叛乱的农奴主和代理人的90万克土地和82万多头牲畜由国家支付赎买金4500多万元。劳动人民再不受农奴主的沉重差税和高利贷剥削,劳动果实全部留归自己,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全区粮食产量1960年即比1959年增长了12.6%,牲畜存栏数增长了10%。人民开始得到争取温饱的。六、人民享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