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新目标背后 嘉银金科等金融科技公司受益
“未来的金融中心,一定是科技中心”,显然《关于促进金融科技发展支持上海建设金融科技中心的指导意见》的发布透露出了上层设计的新目标。在金融科技发展如此火热的今天,这样一份文件的意义释放了明确的信号: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能级与内涵,金融科技被视作关键一环和重要支撑。
伴随此份《指导意见》的发布,嘉银金科等一批老牌的上海本土金融科技公司迎来政策红利均被市场看好。但我们从《指导意见》细则中也可以发现,在经历金融科技早期的发展阶段后,监管先行已经成为发展过程中的根本要求。而且监管力度只会呈现上升的态势。这对于嘉银金科等一众金融科技公司而言,“严要求”将会带来不小的挑战。
同时,此次《指导意见》在监管方面也展现出诸多新思路、新方式。
《指导意见》提出,在符合监管规则的前提下,加强监管科技应用及金融科技创新规范管理,探索建立健全上海地区基础性、通用性监管规则,明确监管红线和底线,确保创新产品不突破监管要求和法律法规。
此外,之前一直探讨的监管沙箱机制也有望在上海落地。
《指导意见》提出借鉴国际实践,在风险可控和有效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前提下,按照特定简化的审批程序,从事金融创新的企业提交申请并取得有限授权,在一定范围的实景环境中向客户提供产品和服务,探索金融科技监管沙箱机制。
根据目前已有的监管沙盒的实践来看,在可控环境内实施监管,让新产品/模式在真实市场环境中迭代验证,去伪存真;让用户在受保护的前提下接触新产品,享受新模式的效率而不被风险所伤(事前约定风险补偿机制),这种方式可以减少将创新理念推向市场所需时间和潜在成本,减少监管不确定性,提高创业者对风险资本的吸引力,以及助力更多新产品走入市场,提高市场竞争度。
金融科技几乎席卷了各行各业,这其中不乏变革性甚至颠覆性的考验,对嘉银金科等金融科技企业提出了更好的要求,随着上海建设金融科技中心的实施方案落地,一批本土金融科技企业也将受益,同时由此形成的集聚效应也将为金融科技的新发展提供支撑。
- 标签:
- 编辑:孙宏亮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