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英中时报》:峥嵘70载,伦敦中国城的中国故事
中新网9月28日电 英国《英中时报》9月27日发表题为“2019国庆特辑:峥嵘70载,伦敦中国城的中国故事”的文章。文章通过采访生活在英国的26位不同年龄段、不同身份背景、甚至不同文化背景的华人,讲述了那些不为人知的中国城的中国故事。
图为舞龙表演。中新社记者 付强 摄文章摘录如下:
“Let’s SELFIE here!”(我们在这儿自拍吧!) 伦敦中国城“伦敦华埠”、“英伦呈祥”两个牌楼下,这样呼朋唤友自拍的场景每天都在上演。时值中秋和中国国庆的双节期间,大红灯笼高高挂起,夜晚和白天的红色景致各有特色,来打卡的游客们就更喜庆了。
但是,这些成群结队的游客们大概不知,就在70年前,这里还不是中国城。
伦敦唐人街的建立没有明确的年份,但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爵禄街(Gerrard Street)上开始出现了华人的身影。
“爵禄街是唐人街的中心街道,虽然现在的中国城已经是一片区域,但是曾经,唐人街特指的就是这条街道。”中国站(China Exchange)中国城口述历史项目The Making of Chinatown负责人之一马萧描述。
中国站,是坐落在伦敦中国城爵禄街32号的一个文化交流中心,原址是伦敦电话总机室(BT Telephone Exchange)。
站,有来有往,即平台。2015年2月19日,香港著名慈善家邓永锵爵士(Sir David Tang)带领这个曾经的信息交流中心,翻开了新的一页,成为了“外国人看看中国,中国人看看世界”的站点。中国驻英国大使刘晓明、英国威尔士亲王查尔斯王子及妻子卡米拉一起在2015年农历新年的这一天,为中国站揭幕。
中国城口述历史项目The Making of Chinatown是中国站今年夏天的展览。主创团队通过采访生活在英国的26位不同年龄段、不同身份背景、甚至不同文化背景的华人,讲述了那些不为人知的中国城的中国故事。
不为人知的信息中心
- 标签:
- 编辑:孙宏亮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