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出好光景
腊月廿三,随着春节的临近,环县城乡到处弥漫着浓浓的年味,记者在木钵镇坪子塬村看到,新建成的易地扶贫搬迁点上,砖瓦房庭院排列整齐,家家门前干净整洁,大红的灯笼高高挂起,农家屋顶飘起炊烟,农妇开始制作年食,不时几声牛叫鸡鸣,俨然一幅美丽的田园画卷。
“人挪活,树挪死,搬到塬上条件就是好,过去愁人的水电路问题现如今都解决了。”村民王安书感慨地说,他回忆起原来的生活,山大沟深,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差,除不足一公里宽的塬面外,耕地全在山坡上,九成以上的群众居住在半山腰或沟底,出行、耕地等都十分不便,地理条件让男青年找对象都很困难。
如今,这一切正悄悄发生着变化。
近年来,环县把易地扶贫搬迁工程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头号工程”,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提高群众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有效途径。2016年,该县推行整乡、整村、整组搬迁,县城住宅楼集中安置、乡镇小城镇综合开发安置、中心村就近集中安置和分散插花安置等模式,规划新建集中安置点76个,搬迁群众4950户21345人,其中建档立卡户3200户13760人。贫困户通过易地扶贫搬迁移出大山,住进新家,实现了脱贫。
为确保困难群众“搬得出、稳得住、有保障、能致富”,环县坚持安居与乐业并重、搬迁与脱贫同步、发展与生态共赢的原则,围绕谁要搬、怎么搬、如何致富等问题,精准发力,快速推进。
高起点谋划,解决好人往哪里“迁”
“住在危窖、靠天吃饭、土里刨食,靠驴驮水。”南湫乡花儿山村民苏世明说,“村里的小伙子找不上媳妇,人家嫌村里穷。”他觉得贫穷似乎是“与生俱来”,他所在的村子里贫困户达到一半以上。
苏世明从记事起,就住在窑洞里。“家里的三孔窑洞两孔已经坍塌,一孔顶部出现了裂缝,一到下雨天就担惊受怕。”离开窑洞,是多年来苏世明的愿望。家里三孔窑洞是苏家祖辈传下来最值钱的家产,因家庭贫困,早年窑洞维修都由父亲承担。有一年,大雨冲毁了庄基、冲塌了窑洞,一家人连夜搬了出来。“我父亲和弟弟趁着雨停加固窑洞,却在加固过程中被坍塌的泥土掩埋了。”父亲和弟弟再也没有爬出来,也是从那时起,苏世明对窑洞有着莫名的恐惧。
双联及脱贫攻坚行动开展以来,苏世明发现村里有了新变化。苏世明说:“这两年,县乡干部常驻村里帮助村民脱贫,新建了种植基地,修通了柏油路。”政府还要把他和其他贫困乡亲搬到条件好的地方,统一建房。
2016年9月,苏世明告别了苏家祖辈居住的窑洞,搬进了政府新建的新居。“我终于不用再住窑洞了,苏家在我这辈子翻了身。”苏世明说,“搬进新家后,老庄基平整后种草,用来养牲口。家里建起了新房子,儿子的媳妇也有了眉目,好事一件接着一件,好日子终于来了!”
县上在确定易地扶贫搬迁点之初,就从长远考虑,确定把各地交通最好的地段、最平坦的土地拿来建安置点。在规划上高起点,聘请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了《环县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对环县搬迁哪些区域、哪些人,往哪里搬,进行一次全面地剖析,分析迁出区群众致贫原因,并根据安置地资源承载量合理确定安置规模,一次规划到位,分年度实施,分批次建设。
环县按照向县城集中、向小城镇和中心村集中、向工矿服务区集中、向生产便利区和公共服务成熟区集中的“四个集中”原则,采取续搬提高型、新搬集中型、分散自愿型三种类型和六种模式,对4800户农户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围绕黄河水、产业带、公路线进行布点。
花儿掌村被一横十三纵的沟道割裂得支离破碎,农户分散地居住在大小二十多个山头上、山腰间,种着山坡上面积不大点耕地,每年收成有限,每次去耕作必经“翻山越岭”,真可谓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这次搬迁点建设极大地改善了该村的现状。“现在我们搬迁点油路通到了门前,路通了,日子要富了,这真是以前做梦都不敢想的事。”芦湾乡花儿掌村的村支书魏双感激地说。
全方位保障,解决好怎么“迁”
在合道镇赵塬村整洁的村道边,一座座漂亮的农家四合院里,刚建成的新房虽未装修入住,但户主赵文宗已在屋檐下挂起了红灯笼,黝黑的脸上笑容像花儿一样,他摸着大门上新贴的瓷砖对记者说:“过完年我就能住上新房了。”
赵文宗的旧窑洞裂了口,太不安全了,要加固,还得近十万元。起初村上报名建易地扶贫搬迁点时,赵文宗犯了愁,搬迁的钱从哪里来?可看着裂缝日益严重的旧窑洞,维修,家里实在拿不出那么多钱;不维修,一家人住着很不安全。
“在易地扶贫搬迁点上报名建新房,政府一人补助1.7万多元,还有基础设施配套专项建设基金,按人分配,三口之家约3.8万元,四口之家约5.5万元,五口之家约6.3万元,每人最多不超过3.5万元。自己仅需要花费1万多元就能装修入住。”听了镇村干部的政策介绍,赵文宗心动了,报了名,抽了号,加入了易地扶贫搬迁的队伍中。
罗山川乡1954户8057人分布在156.4平方公里的4个残塬和311.3平方公里的支离破碎的山坡上,平均每平方公里仅有4户人家。居住太过分散,群众在信息、交通、就医等方面享受服务难度大,政府为群众服务成本也大。
易地扶贫搬迁,为这“两大”问题找准了突破口,把全乡规划为塬区集中居住+商贸+劳务,山区规划为危房改造+养殖大户,山塬结合区规划为小型庄头农家院+特色小杂粮种植三大区块,2014、2015两年,将乡政府驻地街道拓展为4纵4横的小城镇,采用前店后院,搬迁农户190户,正在建设200户。
为了让贫困群众“搬得出”,县上加强和规范全县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管理,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任组长、相关单位为成员的以工代赈易地搬迁领导小组,充分发挥驻村工作队和“双联”帮扶的“精准滴灌”的管道作用,将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支持、贷款政策、优惠条件等相关情况向群众宣传到位、解释清楚,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搬迁户的确定有着严格的标准,按照宣传发动、农户申请、“两公示一公告”(村委会初审及公示、乡镇政府审核及公示、县领导小组审批及公告)、签订搬迁协议的程序,对搬迁群众逐户审查,从严把关。按照整乡、整村、整组整体搬迁和建档立卡贫困户零散搬迁相结合的模式,以沟道梁峁独居户和居住条件差的贫困户为重点,在全面调研摸底的基础上,根据群众意愿,确定搬迁农户。
县上还拓宽筹资渠道,在用好国省补助、地方政府债券、专项建设基金和长期低息贷款的基础上,加大项目整合力度,将财政“一事一议”项目全部用于配套安置点基础设施,争取中央移民专项资金配套建设木钵镇高寨、八珠乡八珠塬和甜水镇甜水街3个安置点基础设施建设,整合扶贫资金配套安置点建设和后续产业培育,同时把农村安全饮水、农网改造、养殖棚圈等项目优先保障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公共服务群众“零投入”、产业培育和基础设施配套“低投入”。
同时,出台优惠政策。非建档立卡户10年低息贷款县政府给予5万元5年贴息。对搬迁到不同安置点的农户,给予不同的补助,对于整体搬迁区块优先实施退耕还林还草,苹果、枸杞等产业项目向安置点倾斜;项目资金在“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的前提下,优先保障安置点建设需要;农民城和乡镇小城镇统建住房,按成本价提供给搬迁群众,其它安置点住宅鼓励农户自建,降低了建设成本;安置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用工优先安排搬迁群众,增加群众务工收入。
“以前我觉得我们的贫穷似乎是‘与生俱来’的,但自这个搬迁点建成后,我们以后赶集,出行、孩子上学都方便了,不再住窑洞了,我们吴家这辈子终于翻了身,我现在把老庄基平整后种成草,用来搞养殖,效益也很好。”芦家湾乡大堡条村群众吴兴鹏谈到自家的变化时兴奋地说。
多元化增收,解决好贫怎么脱
木钵镇高寨村武家湾组村民倪志勇,一家人以前住在离搬迁项目点1公里远的山沟,交通不便,用水困难。2013年,他以每平方米1300元的价格,在高寨居民新村购买了一套98平方米的楼房,其中按照政府危房改造项目政策,拿到了4万元的资金扶持。
倪志勇2013年家庭人均纯收入仅有3330元。针对该户技术脱贫的现状,政府按照精准扶贫、结对帮扶的方式,给予他劳动技能方面的培训。老倪冬天在高寨村新农村烧锅炉,能收入13500元,其余时间在新农村周边打零工,收入约10000元,加上妻子念秀玲经营的一家手工蒸馍店和粮食补贴等,全家总收入能达到3万多元,年人均收入7680元。
大树塬村村民李强,搬到新农村后,看准了街道建材门市少的机遇,他借钱建起了新房,利用门面房开了个建材门市,做起了建材生意,年收入达10万元。
天池乡吴城子村梁塬组村民郭张,他把现在的家称为“新家”,把原来居住的地方叫“老家”。新家位于吴城子村街道,是村上统一建设的易地扶贫搬迁点。走进郭张的新家,小院里的6间房子被郭张装修得漂漂亮亮,厨房里还接上了自来水。
郭张老家的路全是土路,崎岖难行,有一道沟路况极差。“每当下雨下雪,村外信息进不来,村里的物资出不去,经济自然发展不好,生活看不到希望。”吴城子村村支书赵志平说,吴城子村329户村民,80%以上居住条件差,距离村部最远的要10公里,以前村民户均年收入不到2万元。
2015年,吴城子村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全年计划搬迁50户,郭张家属于这50户搬迁对象之一。2016年1月,搬迁点的房子建好后,郭张搬到了新房子里,因为郭张自己就是搞装修的,经过他的一番精心收拾,新建的砖瓦房很快就变成了漂亮的“新家”。
“在老家时,妻子和父母常年被拴在庄稼地里,加上我在外面务工挣的钱,一年下来也不过3万元。”郭张说,搬家后,自己在外边搞装修,妻子在家门口开起了饭馆,日子越过越好。郭张离开了老家,原来耕种的土地,现在也不耕种了。“如果有合作社要流转,我会非常高兴地把土地流转出去。”郭张说。而那条他翻越了30多年的沟,如今也成了郭张记忆中的景物,现在,郭张要彻底对它说再见了。
“现在出行、用水、住房问题都解决了,剩下的就是好好赚钱过日子了。”在郭张看来,搬到新家不仅仅是出行方便了,家庭劳动力资源也得到了重新组合,郭张说,妻子经营饭馆平均每天能收入200元,加上这两年来村民有了新房子,他的装修生意越做越好。郭张算了算,他家今年的收入预计可以超过5万元。
搬得出、稳得住,最终的目的是能致富。这是贫困群众从山里搬出来的目的,也是环县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为了实现这个最终目的,环县先后多次组织县乡村三级代表考赴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和沂州市五寨县、宁夏盐池县、陕西省靖边县考察,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县上针对不同区域的安置点做出了不同规划,推动特色产业发展。
在迁出地,以承包土地合理有序流转为平台,或以土地参股分红的方式,发展现代农业;对整体搬迁区块实行整区域退耕还林还草,让搬迁农户享受生态补偿收益。在迁入地,实施返乡农民工再就业试点工程,全力搭建搬迁群众创业致富平台,为县城安置群众配套建设“双创大厦”、农商贸城、电子商务产业园,拓宽就业创业渠道;各乡镇结合小城镇建设开发配套就业岗位,发展个体经营、小微企业、第三产业、劳务经济等多种形式增加群众收入;中心村按照“县北枸杞、县南苹果、全县草畜”的产业布局,因地制宜,发展油用牡丹、枸杞栽植、集中养畜、旱作农业、设施农业,在高寨、八珠、四合原等有条件的中心村发展乡村游、红色游、观光游、生态游等新型服务业,促进群众多元增收。同时,以市场为需求,企业为导向,对搬迁劳动力进行全面培训,向县城及周边企业输转,实现劳务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