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涂料品牌为何沦陷?
经过多年发展,涂料行业日趋成熟,当过行业“跑龙套”的角色,也当过叱咤风云的行业“老大”。但近年来,由于受到房地产业的影响,涂料行业的发展可谓是一波三折,各种市场乱象不断衍生,整个行业慢慢沦陷......
涂料行业为何沦陷?
涂料和服装一样是衡量社会文明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尺,没有文明的出现和意识的提高,就不可能存在这两个朝阳行业。涂料行业可谓经过了几千年的沉淀,中国涂料可谓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支精华。在古代甚至近现代史上受尽国外皇室贵族的追捧和喜爱。但是,我们的精华却未能得到良性的延续和维护。就像一个没落的贵族,被逐步蚕食和沦陷……
中国有7万多家涂料企业,保守估计有1万家企业拥有品牌,而且大多数企业均有2-3个以上系列品牌,且按惯例企业平均2年必须增加1个系列品牌,那么涂料品牌有多少?消费者又知道多少?目前所谓的品牌只不过是行业自话自说罢了,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涂料品牌平均年龄不超过5岁,几乎均是英年早逝,这不是危言耸听。那究竟是谁在让中国涂料品牌走向了沦陷的境地?
通常人们只要谈起品牌,总会脱口而出可口可乐、耐克、麦当劳等世界品牌,这些品牌经营了一百多年依然璀璨无限,大家认为这是运作品牌的结果。这的确是事实,但不能忽略的是:雀巢、可口可乐等打造品牌的时代和市场环境和我们现在的市场环境已经截然不同了,它们曾经是在一个相对温和的环境下长大成人,而我们的民族品牌,从诞生时候起周围就已经是豪强伺伏了。近年来,经常有一些大品牌公司经营出现震荡、起伏不定,这说明品牌的现实发展确实面临着比较多的威胁。国内的企业品牌年龄普遍都不长,特别是涂料企业品牌意识后知后觉,根基不稳,而且一出生就遭遇到来自国外巨头们强大的压力,一不小心就有夭折的危险。但是中国涂料行业的渠道品牌正在以最快的速度发展壮大,而且越来越强势的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包括百安居、宜家、红星美凯龙等销售终端也正逐渐影响我们的生活。消费者说我在某某商场卖的涂料,几乎很难说清楚买的什么品牌涂料。涂料行业品牌建设诸如此类的尴尬更是有口难言,那么涂料品牌是如何沦陷的?
如果从外围分析,中国涂料行业真是“危机四伏”,“杀手”无处不在,按中国式思维回答肯定有诸多外在因素:
一、道品牌无序扩张,产品品牌只能成为嫁衣;
二、经销商见利忘义,缺乏主人精神,诸多品牌形象不到位,服务跟不上,使产品品牌中途夭折;
三、职业经理人唯利是图,不择手段,缺乏品牌运营科学体系,导致诸多品牌成为早产儿;
四、企业同行刀光剑影,各扫门前雪,缺乏团结合作精神,导致行业层次无法提升,市场难以规范,折杀诸多品牌生命;还有比如市场环境恶劣、行业人才缺乏、国家标准不明确……但很少有人去反省自我,难道我们行业就一点责任没有?我们企业家就没有责任?
首先审视自己
通常我们有一个毛病,总是喜欢去指责别人,总是认为是别人的问题。涂料行业之所以走到今天是一种必然,不是一种偶然。一方面,中国涂料企业缺乏品牌意识,依赖思想严重,出口依靠OEM,内销依赖终端卖场,这种单一渠道的思路促使终端卖场的快速成长,从长远的角度看是剥夺品牌企业在市场上的发言权;另一方面,就是涂料企业品牌基础管理薄弱,品牌保健能力不强,长期以来的投机行为、豪夺心理、贪懒作怂,在质量管理上频频出现像三鹿这样的恶性事件,特别是“甲醛门”频频曝光,严重伤害涂料品牌形象,从而导致诸多涂料品牌英年早逝。
唐山事件所引发的思考:曾经《唐山晚报》、《唐山广播电视报》将唐山市工商局涂料品牌抽检情况登报公示,将某涂料公司旗下一个品牌系列作为不合格产品列入。这一曝光很快导致一些客户退货以及在唐山的产品销量下降。一直对产品质量尤为重视的这家涂料公司对此产生了质疑,由此也开始了半年的“平反之路”。最终唐山工商部门明确表示检测结论错误并在唐山电视报上,以《市工商局发布涂料检测公告》为题,发布了该涂料产品质量合格的声明,挽回由此造成的负面影响。这就是品牌危机处理的结果。而很多企业不以为然、任之由之,最后便成了“三株口服液”。
- 标签:
- 编辑:孙宏亮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