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行业动态  市场动态

瓷砖出口当自强,海外建厂新希望

自今年8月12日央行声明人民币贬值后,最近几日有关人民币贬值的消息在各大媒体、网络被铺天盖地的传播,各行各业都在分析人民币贬值对自己所在领域的影响,那么,人民币贬值对陶瓷行业有什么影响呢?
  近些年,人民币的持续升值,全球经济不景气,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给我国出口企业带来了重大的压力,一些企业甚至因此放弃了“前途大好”的国外市场。
  在多种原因的综合作用下,陶瓷出口业增长速度放缓。笔者以为,如若人民币贬值趋势能够稳定一段时间,将降低陶瓷企业的出口产品成本,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最终将有利于中国陶瓷出口,稳定和增强中国陶瓷企业的信心。
  而此次人民币的贬值将在某种程度上减轻出口企业的压力,将给国内企业创造一个喘息的机会。国内陶瓷企业借此机会优化出口产品结构,研发创新型个性瓷砖产品,更将进一步地提升国内企业的竞争力。
  当然,长远的发展不是货币贬值所能维持的,更何况,本次人民币贬值区间不大,且究竟能够持续多长时间,仍然是个未知数。
  笔者最近走访了多家陶瓷企业,并与其瓷砖出口部门负责人交流,多位瓷砖出口人士建议,陶瓷行业当以此为契机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企业发展进行规划:
  1.深化品牌意识,提高品牌美誉度
  国内企业,品牌众多,但却是一盘散沙,无法形成合力与国际上知名企业抗衡。因此,国内企业必须强化品牌意识,可以通过行业协会或其它方式联合培育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品牌。
  企业应当与国外的进口商以及最终消费者互动,举行形式丰富的各类品牌推广活动,提升品牌的美誉度。在巩固旧市场的同时,稳扎稳打,开发出新的市场。“要做好出口,必须注重品牌建设”,多位陶瓷出口人士在与笔者交流时,一致认为,中国瓷砖走出国门,品牌力量尤为重要。
  熟悉中国瓷砖出口的人都清楚,2007年,意大利等陶瓷生产大国就开始抵制中国陶瓷,而在此前,有一些陶瓷企业就意识到了欧盟‘反倾销’迟早都会来,必须未雨绸缪,因此一些陶瓷企业把品牌竞争力提上日程,并在国际市场闪亮亮相,品牌经营带来的回报是销售业绩的快速扩张,市场占有率的大幅提升。
  由此可见,优秀的品牌就能占据市场,培育品牌,就是培育市场。但培育一个被消费者认可的品牌并不是一朝夕的事情,它需要企业领导者改变发展思路,需要领导者的自信和坚持。
  2.提升产品质量,合理制定价格,进军中高端市场
  “陶瓷行业的出口业务仍然处于产品致胜的阶段,即是靠性价比获得市场占有率和靠领先市场的产品获得高于平均利润率的收益为主。”部分陶瓷企业出口人士认为,鉴于低端市场竞争激烈,产品质量良莠不齐,盈利水平有限,国内陶瓷企业应当借此契机,在质量方面树立起“高大上”的形象,向中高端市场进发,提高产品的盈利率,在做好质量的基础上,制定出高于市场平均水平的价格;同时,采取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销售手段,让进口商和消费者尽快接受我们的产品。“高于市场平均水平的价格的另外一个好处是企业可以因此少受或者不受倾销之嫌。”谈及陶瓷行业近年来的反倾销,某陶瓷集团出口部经理告诉笔者。
  众所周知,近几年,各国针对我国陶瓷砖的反倾销案此起彼伏,范围逐步扩大,反倾销事件似乎已经不足为奇了。从欧洲到韩国,再到巴西,中国陶瓷砖出口遭遇“寒流,”陶企出口形势不免让人担忧。自2011年欧盟发起对华瓷砖反倾销调查之后,国内很多陶瓷企业、出口公司在欧盟的业务都出现了很大程度的缩水,有的甚至被迫退出欧盟市场。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我们的产品质量不具备出色的竞争力,仍然走的是低价路线
  今日的世界贸易环境,逼迫着陶瓷行业转变思路,把“小瘪三”打造成“高富帅”、“白富美”。产品制胜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产品具备领先市场和同行的竞争力,苹果是这方面的典范。陶瓷行业应当响应国务院工业4.0计划,效法苹果,提升设计水平,提高客户体验,努力创造陶瓷业的“苹果”,将“中国设计”字样印在每件产品之上。
  3.用创新获取市场占有率
  企业要生存和长远发展,就需要不断创新,固步自封,满足于以往的成就,就会被时代所抛弃,诺基亚手机以曾因其卓越的质量在非智能机时代统领手机市场。但诺基亚却沉迷在了过往的成绩中,不再进行创新,或者说创新滞后,最终被时代所抛弃。
  陶瓷企业,也需要给时代把脉,把创新的理念牢记心头,结合市场和客户的需要,不断地推陈出新,生产时符合时代需求的产品。
  当然,创新的内涵丰富,有产品创新,技术创新,营销模式创新,服务创新等等,需要企业的领导者带领全体员工一起去探索、创新。
  4.深化国际化水平,在出口国建立合资工厂
  当今的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国际化的水平正不断深化。中国产品早就应走出国,走向世界,中国资本也正积极走向世界。资本输出,是外贸发展的深化必经之路,投资建厂是外贸发展的另外一种形式。只要成本能够控制,有配套的资源,所在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稳定,即可在出口国投资建厂(根据当地政府的规定,采取合资或者独资形式)。
  且,随着我国人口红利的逐渐缩小,及原材料成本的增长,去国外建厂也不失为一个可考虑的选择。在当地建厂,使用当地的雇员,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可以最大程度地了解到当地居民的消费模式和喜好。
  如今很多陶瓷企业都会安排市场调研人员到进口过进行市场调研和开发,然后再生产出合适进口国喜好的陶瓷产品,之后才进入出口环节。如果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陶瓷企业直接在国外投资建厂,那么陶瓷行业投资人就可以利用这一条件,生产出适合当地群众喜好的产品,相信这样会更有利于企业的综合性发展。这样做的好处是节约成本,同时,可以规避所在国的一些进口政策壁垒,及及时迎合当地市场消费者对产品的要求。
  据了解,一些国家做公共工程在招标时,直接规定只有本国企业或者合资公司才能参与投标,如果我们和当地企业成立了合资公司,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参与投标,否则就只能干瞪眼,白地丢失了发展商机。
  另外,在出口国投资建厂,可以扩大品牌和产品的辐射范围,甚至可以将影响力扩大至第三国。近些年,由于人民币升值,国内人力成本上升,不少外资,甚至中资企业纷纷将工厂迁至东南亚各国。比如,我们从国外买回来的或者是在国内买到的衣服,非中国制造而产自其他亚洲国家如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印度等国家的比例越来越高。
  东南亚各国的制造业水平正逐渐被世界所了解,但这背后却是国际资本的迁移和延伸,这难道不具备很强的启示意义吗?!中国陶瓷行业向海外“扩张”,或许是另一条出路。
  5.海外建厂应实施本土化策略
  中国的陶瓷行业,不应当仅仅满足于商品出口,而应当培养一批具有国际化的视野领军人。积极实施本土化策略,不仅应当就地取材,还应当“就地取才”,提高本地雇员的使用比例。
  近些年,中国企业响应国家号召,顺应时代潮流,积极地走出国门,但令笔者感触很深的是中国企业的本土化水平仍然远低于欧美国家。在欠发达的地区,如非洲,因当地人的受教育水平低,技术水平低,中国企业在一定程度上拒绝使用当地雇员,这不仅激化和企业与当地居民,甚至政府之间的矛盾,也不利于企业在当地的长期发展。
  笔者以为,高水平的本土化有着如下优势:
  借助本地员工,可以准确给当地市场把脉,了解,当地人的喜好,便于了解当地人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发新产品。
  本土化可以减少母公司所在国员工数量,节约企业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
  本地化可以促进当地就业,有利于加强企业和当地政府和人民的联系。
  不过,由于语言和习俗上的差异,本土化将是一个不断学习和提高的过程,可以预见,中国企业的本土化过程将是曲折而漫长的。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