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领导开始对老城改造指手画脚 老城保护出路在何处
1982年,罗大佑在台湾发表单曲《鹿港小镇》,歌词探讨台湾经济起飞后的社会剧烈变迁问题,广泛引起各方瞩目。今天的中国大地,满地都是鹿港小镇。
诚然,30多年来,我国古城保护建章立制成效明显,有的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带动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但随着古城开发改造热情不断高涨,也暴露出一些城市重开发轻保护、规划编制滞后以及“门票经济”等问题。凤凰家居设计下午茶的第二场线下沙龙就是围绕着“老城·新生”的话题展开的。
老城改造的现状
罗思敏:当前的两种改造模式:推平和照搬
罗思敏
罗思敏是广州本土的知名环境艺术设计师。1998年开始主要精力投入在旧城改造设计方面,主要案例有广州上下九步行街,六二三路改造、沙面整体改造等项目,开创广东旧城改造的先河。罗思敏认为,当前中国的旧城改造基本是两种简单模式,不是交给开发商推平,就是把人家的东西搬过来,这是不尊重当地文化的表现。
汤敏:何止老城,北京上海都一个样
汤敏
长期从事古村古城公益工作的“古村之友”发起人汤敏则认为老城改造千城一面是一方面,更甚的是所有城市如北京、上海都是千城一面。但汤敏也坦言,他并不讨厌老城千城一面,从紧迫性来讲,把更多老城保留下来是破解新城千城一面难题最好的办法。
李家豪:千城一面是必经阶段
李家豪
意大利EMG文化艺术基金会董事会主席李家豪长期跟踪中国建筑的变化,他认为老城改造千城一面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经阶段,在这个阶段里人们认为赚钱最重要,拷贝最重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们就会产生新的需求,才会回头来思考千城一面的问题。
千城一面探因
沙龙现场全景
罗思敏:不尊重地方特色,改造就是破坏
罗思敏认为,老城千城一面的原因就是在操作过程中没有体现出来当地的特色,而且有时候改造就是破坏。一方面是政府的政绩冲动,三年改造三条街,领导定调设计,然后交给团队去做,最后结局可想而知;另一方面,具体操作是承包给某个经营商,经济效益驱动下必然是复制成功的模式;设计方面也存在问题,目前的老城改造设计都是由建筑师来完成,他们很少去研究当地文化,而是希望在规定期限内合规完成。只有找到对城市有感情的艺术家,并且政府大开绿灯,才有精彩的出现。
李家豪:社会允许千城一面
李家豪在对比国内外老城改造的社会背景后认为,之所以容易造成千城一面,是因为社会允许这样做。如果经济目标是最重要的考量指标,那么如果目前的建筑不符合这一指标,就会被拆掉重建,从而形成千城一面的局面。
汤敏:用钱的角度看老城自然千城一面
汤敏以成都最近完成的崇德里改造为例说,崇德里的改造相比宽窄巷子在品味和档次上要高得多,这是因为项目本身有故事,操作的人有情怀。用钱的角度看老城,还有用感情的角度看老城,其改造效果是完全不同的。
中外老城改造的区别
沙龙现场
李家豪:欧洲人对老城保护有社会共识
曾经参与过威尼斯的老房改造的李家豪认为,中外老城改造的根本区别在于文化上的差异,社会发展阶段的差异。他介绍,欧洲人特别重视历史的传承,对父辈留下的东西十分骄傲,但他们没有变成落后的古城,反而在传统文化里融入新价值和新功能,带来超越以前的价值。另一方面,李家豪认为,这其中是社会对于老城保护和改造的共识在起作用。
罗思敏:如果下一代还认为中国的东西都不好老城就不保了
罗思敏也表示,我们有必要重新端正对历史的态度,培养起民族自豪感。如果下一代接受的教育都是认为中国的东西都是不好的话,肯定很多古村古城都要被拆掉了。
中国老城改造的方向
罗思敏:老城保护要考虑业态的协调
罗思敏认为,如果老城改造不考虑赚钱问题,就会导致规划修改,这是二次破坏的开始。
罗思敏认为老城的保护必须考虑“业态”的协调。因为大部分改造都是建筑师主持的,缺乏文化类型的策划和参与,很容易出现做好不赚钱的情况,导致过后要修改规划,改到赚钱为止,这是二次破坏的开始。设计师应该做好妥协的准备,既保留老城当地文化,又实现商业价值。
李家豪:加大民间与市场参与,减少行政干预
李家豪表示,要让民间和市场力量参与到老城改造的决策中来。
李家豪则表示,未来的老城改造应该让民间、市场的力量参与进来,减少行政干预,从而形成整个社会的共识。目前国内的情况是,开发商和政府在改造过程中各取所取,前者要利益,后者要业绩,其结果都不是整个社会想要的。
汤敏:中国乡村可以成为一流的乡村
汤敏认为,中国的城市永远没有机会成为一流的城市,但中国的乡村可以成为一流的乡村。
汤敏则认为,现在很多城市已经开拆了,要留留不住,但目前还有很多古村落,集中力量在古村保护层面的话还是可以留住很多的。汤敏认为,中国的城市永远没有机会成为一流的城市,但中国的乡村可以成为一流的乡村。
更多沙龙现场精彩对话,请留意近日上线的“设计下午茶”视频专题。
关于
设计下午茶
“设计下午茶”是凤凰家居原创的国内首档设计大师脱口秀节目。每期一位知名设计师,分享其设计案例和思想。2015年,“设计下午茶”从线上走到线下,以沙龙的形式汇聚城市规划、建筑、设计、时尚、媒体等各界精英人士,打造泛设计领域的跨界交流平台。
将拇指放在下图指纹处长按,点击「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凤凰设计」微信公众号。
文章来源:凤凰家居
- 标签:
- 编辑:孙宏亮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