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为何消费者对互联网家装不买账?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行业深受影响,纷纷踏足互联网。对于家装行业而言,2015年似乎迎来了互联网家装的翻身改革。但是事实上,有过互联网家装体验的消费者,大多数都为其贴上“不靠谱”标签,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消费者对互联网家装不买账呢?
多数新概念为噱头
互联网家装在打开自己市场时,往往会推出很多的新概念,但是后来,这些新概念大多被证明是炒作的噱头罢了。
被戏称为小米家装的爱空间在背后有博洛尼的支持,众所周知,博洛尼的家具价格昂贵而且质量较好。但是爱空间最终请了博洛尼总监来做硬装。博洛尼做家具,做软装是不错,做硬装就有些专业不对口了,这些只能用来蒙骗不知情的用户了。
低价背后却是变相升价
互联网家装大多通过低价优势打入市场,雷军投资的互联网家装品牌“爱空间”在天猫开店时的定价是不到899元/平米,后来被雷军砍掉了22%,只剩下699元/平米,创始人陈炜说,“要是没个0%的毛利率,都不好意思跟小米打招呼。”低价策略极具小米特色。
另一边,蘑菇装修则打出“599元/平米,100㎡比小米家装省1万”的旗号。与之相对的是,传统家装行业的价格则是1500元/平米左右。
号称解决传统装修痛点的互联网装修,用户的体验远没有想象的那么美好。很多消费者都表示最后都会有超预算的情况,而且建筑材料单一,选择少。
据知业内人士称,互联网装修虽然看起来低价,但实际很多并不便宜。因为某些互联网装修在计算价格的时候往往不是按照房屋实际测量面积计算,有的是实际测量面积乘以1.25作为实际面积计算;有的是实际测量面积除以0.75作为实际计算面积。就算有的互联网装修以实际测量面积来计算价格,但还会额外收取15%的管理费。实际算下来互联网装修并不低价,很多互联网装修公司都只是在偷换概念。
并且目前,大部分打低价的家装都会采用类似于“一王三后”的策略,用低价吸引消费,在软装配饰等方面获取利润。客户在选择了较为便宜的硬装之后,家居配饰方面也不会太在意。
另外,很多互联网装修企业以水电改造、木制品改尺寸、涂料改色、主材变更、找平、拆除等方式加价,其结果使结算价远远超过预算价。
互联网家装现在基本都走低价套路,在这样的情况下,总是会牺牲家装的品质和服务。
互联网倒逼传统装修转型
受互联网家装冲击,多家龙头企业集体转型。业之峰已经在构建F2B2C的电商O2O平台,通与少数厂家合作、设计大师设计好风格,进行产品搭配后形成主材包,去除多余的中间环节、去中间化成本,以此真正让利给消费者。
近日,东易日盛携手天猫向互联网转型,同时,深耕建筑装饰行业20年宏誉家装,也宣布在成都开启转型之路,不仅引进了“3D全景云设计系统”、“智能工地管理系统”在技术与互联网装修抗衡。还推出了880和1380两款适合互联网时代的超性价比高端家装产品,并且价格透明,不偷换概念。宣称880套餐装修100平米房屋与某互联网装修699套餐装修100平米房屋费用基本一致。
从以上几家老牌家装企业的战略上,我们可以看出每家的转型方式都不尽相同。从产品到模式,从渠道到管理,从设计到施工,各品牌家装公司大展拳脚,在各自认为对的方向上,开拓突破。
借互联网之风实现转型?
互联网确实可以给客户带来更多的好处,但是价格或者说这种好处绝不是互联网的单一模式,互联网需要带给客户的绝对不单是更高“性价比”的产品,还有就是更好的客户体验。今天,我们看到传统装修存在问题,互联网装修也或多或少的存在。客户得不到更好的体验,依靠互联网来解决传统装修的的痛点也只是丰满的理想罢了!
传统装修公司在产品、供应链、工艺上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面对互联网装修冲击对于他们来说,只需要利用互联网打破装修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性,加强时时沟通,治愈行业顽疾,使得资源利用最大化。而现阶段的互联网装修还需要在做产品优化、梳理供应链、施工工艺改进。不管互联网装修概念讲得多好,装修最终是要落地的,在供应链管控和施工管理的问题没有解决之前一切都是空谈。都说互联网装修风口来了,这个风口只不过是给传统装修公司转型的机遇罢了。对于新兴的互联网装修而言则是:猪碰上风也会飞,但是风过去摔死的还是猪,因为你还是猪。
- 标签:
- 编辑:孙宏亮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