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用涂料需实现从点到面突破
近几年来,随着船舶工业的发展,我国船用涂料产业也取得了飞速的进步,一些国产船用涂料生产企业突破国际船舶涂料巨头的重重包围,实现了较快的发展。不过整体上看,不论是性能技术还是产量产能,我国船舶涂料企业与国外企业还有较大差距。要加快追赶国外船舶涂料先进企业的步伐,让船舶穿上“国产外套”,我国相关部门或行业组织还需要在船舶涂料的发展上做好顶层规划,促进船用涂料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从点到面的突破。
不论是产量还是产品的技术含量,我国船用涂料产业近几年的进步显而易见。从产量上来看,2011年,我国船舶涂料的销量达到了50万吨,即便受到了船市低迷的影响,产量也保持在了相对稳定的水平;从产品的技术含量上来看,2013年,大连裕祥集团承担的“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船舶与大型海洋工程防护涂料及关键技术研发”重点项目通过了科技部验收。2012年,我国还成立了由22家企业及科研单位组成的中国涂料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旨在打破目前涂料产品低端、产业无序竞争的现状,引导涂料产业向高科技、绿色环保的方向发展。此外,我国近年来还先后建立了“中国船舶工业船舶涂料厦门检测站”、“海洋涂料产品质量监督中心”等质量管理监督机构,加强对船舶涂料质量的监督。
但是,这些成绩并不能从整体上代表中国船用涂料产业发展的现状。目前,国外知名品牌涂料仍然占据着我国船舶涂料市场的主导地位,并纷纷在我国建立独资或合资企业,进一步在中国市场“攻城略地”。虽然我国生产船用涂料的企业很多,但是产业的集中度较低,并且缺乏技术创新,在国内高端船用涂料市场上依然鲜见国产品牌,国产船用涂料结构偏于低端,所占市场份额也不大。整体研发水平也大大落后于国外企业,很多技术含量高的船用涂料研制处于空白状态,基本只能在渔船、小型运输船等低端产品市场“小打小闹”,在与国外船用涂料企业的竞争中“处于下风”。
同时,《船舶专用海水压载舱和散货船双舷侧处保护涂层性能标准》(PSPC)、船舶能效设计指数(EEDI)等国际新标准、新规范的实施对船用涂料的环保性、技术、质量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我国船舶涂料生产企业的技术力量、创新能力等提出了严峻挑战。
想要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抓住发展机遇,使船用涂料产业实现由点到面的突破,缩短同国外船用涂料企业的差距,并从根本上提高这一产业的层次,我国船用涂料企业必须找准方向进行突围。我国船用涂料产业必须做好顶层规划,改变我国船用涂料市场产能结构不合理的现状,并加快行业准入条件的制定工作,淘汰低端产能,强化行业准入标准,规范市场竞争秩序,促进船用涂料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
同时,面对当前船用涂料绿色、节能、环保的发展趋势,国内船用涂料企业要加大对新型船舶涂料的研发力度,将船舶涂料和技术创新集中到为满足相关要求而进行的产品升级换代方面,开发性能更好、技术上更先进的船用涂料,打破国外企业在高端市场领域近乎垄断的局面。我国还要充分发挥中国涂料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作用,有效凝聚企业、科研院所的力量,形成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有效提升这一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密切关注国际标准动向,积极应对涂层新标准、新规范,加强标准化工作,逐步完善船舶涂料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
我国船用涂料企业不能有产品卖出去就“万事大吉”的思想,还要做好服务工作。当前,涂料涂装一体化已经成为一种发展趋势,企业必须加强涂料施工性能和涂装工艺的研究,严格涂装设计、施工、管理,不断提升涂装技术,做好产品的涂装指导、后续保养等售后服务,提高船用涂料的利用率,有条件的还要建立全球化服务网络。
此外,我国十分缺乏既能够进行涂料防腐研究又精通涂装施工技术的“全能型”研究人员。我国应该加强涂装人员、涂层检验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组织、培养符合执行新涂层标准的专业人才,建立我国自己的涂层检验人员的培训和发证机构,并与国际接轨,全面提高我国船用涂料产业的发展。
- 标签:
- 编辑:孙宏亮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