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数控机床可靠性水平的经验解析
我们的大多数制造行业和企业的生产、加工装备绝大数是传统的机床,而且半数以上是役龄在10年以上的旧机床。即使是数控机床,多数是经济型数控机床,生产装备和技术陈旧而落后。用这种装备加工出来的产品普遍存在质量差、品种少、档次低、成本高、供货期长,从而在国际、国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直接影响一个企业的产品、市场、效益,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所以必须大力提高机床的数控化率。
1.数控机床与生产线改造业的市场
数控机床的改造市场
我国机床总量380余万台,而其中数控机床总数只有11.34万台,即我国机床数控化率不到3%.近10年来,我国数控机床年产量约为0.6~0.8万台,年产值约为18亿元。机床的年产量数控化率为6%,年产值数控化率为12%。而且数控机床中经济型数控机床占80%以上,自动机床等高级机床不多。我国机床役龄10年以上的占60%以上;10年以下的机床中,自动/半自动机床不到20%,FMC/FMS等自动化生产线更屈指可数。可见我们的大多数制造行业和企业的生产、加工装备绝大数是传统的机床,而且半数以上是役龄在10年以上的旧机床。即使是数控机床,多数是经济型数控机床,生产装备和技术陈旧而落后。用这种装备加工出来的产品普遍存在质量差、品种少、档次低、成本高、供货期长,从而在国际、国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直接影响一个企业的产品、市场、效益,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所以必须大力提高机床的数控化率。
据专家预测,到2000年,我国数控机床消费额可达240.2亿元。这些需求一方面通过购置新设备来满足,另一方面,如果充分利用我国的现有的存量资产,用更新改造后的设备替代和减少购置新设备,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240.2亿元的需求量估计,即使10%的需求通过设备的再生改造来实现,每年也有24亿元的市场。
进口设备和生产线的数控化改造市场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很多企业从国外引进技术、设备和生产线进行技术改造。据不完全统计,从1979~1988年10年间,全国引进技术改造项目就有18446项,大约165.8亿美元。
这些项目中,大部分项目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但是有的引进项目由于种种原因,设备或生产线不能正常运转,甚至瘫痪,使企业的效益受到影响,严重的使企业陷入困境。为了充分利用这些设备和生产线,我们对部分引进10年以上、与机械行业有关的技术改造项目进行了一次调查。我们了解到一些设备、生产线从国外引进以后,有的消化吸收不好,备件不全,维护不当,结果运转不良;有的引进时只注意引进设备、仪器、生产线,忽视软件、工艺、管理等,造成项目不完整,设备潜力不能发挥;有的甚至不能启动运行,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有的生产线的产品销路很好,但是因为设备故障不能达产达标;有的因为能耗高、产品合格率低而造成亏损;有的已引进较长时间,需要进行技术更新。种种原因使有的设备不仅没有创造财富,反而消耗着财富。
这些不能使用的设备、生产线是个包袱,也是一批很大的存量资产,修好了就是财富。只要找出主要的技术难点,解决卡脖子的关键技术问题,就可以最小的投资盘活最大的存量资产,争取到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也是一个极大的改造市场。
2.数控化改造的内容、技术与原则
国外改造业的兴起
在美国、日本和德国等发达国家机床工业处于不景气的今天,它们的机床改造却是作为新的经济增长行业,生意盎然,处在黄金时代。由于机床以及技术的不断进步,机床改造是个永恒的课题。我国的机床改造业,也从老的行业进入到以数控技术为主的新的行业。在美国、日本、德国,用数控技术改造机床和生产线具有广阔的市场,已形成了机床和生产线数控改造的新的行业。在美国,机床改造业称为机床再生业。从事再生业的著名公司有:Bertsche工程公司、ayton机床公司、DevliegBullavd服务集团、US设备公司等。美国得宝公司已在中国开办公司。在日本,机床改造业称为机床改装业。从事改装业的著名公司有:大隈工程集团、岗三机械公司、千代田工机公司、野崎工程公司、滨田工程公司、山本工程公司等。null数控化改造的内容机床与生产线的数控化改造主要内容有以下几点:
其一是恢复原功能,对机床、生产线存在的故障部分进行诊断并恢复;其二是NC化,在普通机床上加数显装置,或加数控系统,改造成NC机床、CNC机床;其三是翻新,为提高精度、效率和自动化程度,对机械、电气部分进行翻新,对机械部分重新装配加工,恢复原精度;对其不满足生产要求的CNC系统以最新CNC进行更新;其四是技术更新或技术创新,为提高性能或档次,或为了使用新工艺、新技术,在原有基础上进行较大规模的技术更新或技术创新,较大幅度地提高水平和档次的更新改造。
考核数控化改造的标准如下:
改造的投入在新机床价格的30%以内,并能取得70%~80%使用效率,认为是成功的;改造投入费的回收期,低于购置新机床投放费的回收期的一半以下,改造是有价值的。
也有例外。如某项工程的关键设备,如果从外国购置,其供货时间与价格都无法接受的情况,其改造评价标准应另行考虑。
数控化改造的利弊
减少投资额、交货期短
同购置新机床相比,一般可以节省60%~80%的费用,改造费用低。特别是大型、特殊机床尤其明显。一般大型机床改造,只花新机床购置费用的1/3,交货期短。但有些特殊情况,如高速主轴、刀具自动交换装置、托盘自动交换装置的制作与安装过于费工、费钱,往往改造成本提高2~3倍,与购置新机床相比,只能节省投资50%左右。
机械性能稳定可靠,结构受限
所利用的床身、立柱等基础件都是重而坚固的铸造构件,而不是那种焊接构件,改造后的机床性能高、质量好,可以作为新设备继续使用多年。但是受到原来机械结构的限制,不宜做突破性的改造。
熟悉了解设备、便于操作维修
购买新设备时,不了解新设备是否能满足其加工要求。改造则不然,可以精确地计算出机床的加工能力;另外,由于多年使用,操作者对机床的特性早已了解,在操作使用和维修方面培训时间短,见效快。改造的机床一安装好,就可以实现全负荷运转。
可充分利用现有的条件
可以充分利用现有地基,不必像购入新设备时那样需重新构筑地基。同时工夹具、软件程序、样板及外围设备也能再利用。以加工中心为例,工艺装备的费用一般要占整个机床售价的10%以上。
可以采用最新的控制技术
可根据技术革新的发展速度,及时地提高生产设备的自动化水平和效率,提高设备质量和档次,将旧机床改成当今水平的机床。
工程机械厂家如何应对危机,而代理商这个群体如何在夹缝中生存?
1、高速发展期迅速扩张带来的人员、网点激增,成本大涨,如何有效调整控制成本,同时避免优势人才流失?
2、之前销售产生的大量债权债务如何解决,面对融资公司的垫付、回购要求,厂家的合作危机、客户的逾期如何面对?
3、之前一直重视新机销售而忽略后市场发展,如何完善代理商后市场体系,从后市场获取利润维持生存?
4、目前行业形势下大家新机销售如何开源,如何拓展客户资源,深挖客户潜力?
5、代理商二手设备库存如何处理?怎样建立自己的二手机全渠道销售?
目前工程机械行业进入调整期,设备的高保有量,客户低收益高风险,造成工程机械营销及债权都面临巨大的风险,厂家面临大量库存及资金压力,代理商面临大量债权机和高运营成本压力,这种情况下如何能够生存下来是大家都在考虑的问题。
目前行业的情况是长期以来积攒下来的,不是简单用一招两招就可以应付的,必须用系统的方法去分析目前的形式,企业的存在的问题,找出根源,从根本上去解决问题,而不是采取拖延、逃避等办法来面对,厂家与代理商、融资公司、银行、员工、客户一起怎么去共度难关是非常重要的!
在四万亿的疯狂投资拉动下,2009年-2011年3月市场一片繁荣,每个品牌、代理商都卖的如火如荼,挖掘机销量连创新高,中国市场成为国际工程机械市场的一朵奇葩,销量超过了其他国家的总和还要多。
这种形势下各品牌厂家积极扩大产能,年产上万台甚至三万台的投资项目纷纷上马。越来越多其他产品(装载机,起重机,混凝土设备等)生产厂家甚至船企、车企、酒企也加入到这个行列中,纷纷争抢希望分得一杯羹。
而2011年4月以后市场则来了一个大跳水!让中国工程机械遭遇了近10年最大的一次市场滑坡。至今已长达28个月的低迷,让经历过2004年国家经济宏观调控与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的厂家及代理商深感寒意,意识到寒冬真的来了!
这次工程机械市场大萧条中绝大部分产品尤其是挖掘机市场受到重创,整体下滑40%左右。尤其是长期的低迷让大家不知道冬天什么时候才会结束!让挖掘机各品牌厂家、融资公司及银行、代理商、客户都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
首先我们先来看下厂家的压力,以国内占有率名列前茅的某企业为例,据报道:
2012年上半年,该企业应收账款较年初增加超过100%;相比去年上半年则同比增了近四分之三。
同期,存货金额超过百亿元,同比增加三成,经营活动现金流出现负数,而去年同期为仍为正现金流,出现大幅度下滑。
其实拿出其他厂家的数据一起对照,很多国内企业大同小异,都出现了债权、存货、资金、代理商、工厂及供应商、人才等多方面问题和压力。
一、应收帐款压力:
挖掘机企业一般以融资及按揭作为主要销售手段,应收账款正常不应大幅提高,因为只要是真实销售,正常做按揭或融资手续,很快厂家可以得到银行及融资公司的放款。因此:
(1)应收账款激增的第一种可能是采取了分期销售,货款未到付款日或逾期未支付。
(2)第二种则是采取以向经销商销售即视为实现销售,俗称压货!在市场好的时候,压给经销商的货可以很快销售出去,厂家给的帐期内可以及时回款,也就不会出现逾期。
但因为市场突变,需求大量减少,压给经销商的货无法及时销售出去,而经销商又无力买断时就造成了厂家无法回收货款,从而造成了应收账款的激增!
(3)第三种可能则是融资公司及银行放款受阻(放款时间拖长或停止放款)。
在客户收入急减,大量设备停工的情况下无法按时支付按揭款或融资租金,代理商垫付到一定程度时就无钱可垫,即使采取大批的拖车也无法解决到期租金一步步累加上去。
当达到银行及融资公司的底线时自然会停发贷款,甚至要求厂家回购或垫付。
二、库存压力:
巨大的库存占用了大量资金及人力物力
(1)由于市场情况的大逆转,厂家对市场的走势判断及订货决策再出现问题,就容易出现销售大幅减少而生产车间还在继续生产,造成库存变成空前规模。
很多企业库存可销售6个月甚至一年(笔者认为一般合理库存为近三个月的销量为佳,市场好时可适当增加,市场不好时需减少库存)。库存占压了大量资金,也降低了厂家的抗风险能力。
(2)众所周知机械是有使用寿命的,尤其是机器上的橡胶件,到达一定年限则必须更换,否则会出现密封不严的现象,若库存时间过长,厂家及代理商需要定期的保养以保障其性能,需要花费一定的人力物力,同时客户对长期库存也心存芥蒂,即使销售也容易造成一部分利润的损失。
(3)而另一种“库存”则是代理商从客户拖回的设备,由于二手机市场价格较往年低了一大截且买者寥寥无几,造成这些“库存”无法变现,有些厂家为了支援代理商选择回收了这些拖回机。当这种“库存”数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也足够让厂家头疼。
三、资金压力:
各品牌厂家在目前这种情况下容易出现负的现金流,也就是资金流出。
(1)造成这种情况的可能性是货款回收不佳,营业收入减少,而支出仍维持高位而造成。
(2)第二种可能是需要对银行及融资公司进行回购及垫付(按照顺位顺序,一般厂家在代理商无法垫付及解决的情况下厂家才出面解决)。
(3)第三种可能则是为了维系工厂运转而继续采购零部件而支付的货款,
(4)第四种则是扩建及其他投资项目的持续支出。
(5)第五种则是银行贷款的到期偿还及巨额贷款产生的利息。
四、代理商压力:
除卡特、小松、日立、神刚、斗山等外资品牌代理商相对稳定而成熟外,国产各品牌代理商一直处于部分稳定状态。部分代理商由于想法及定位的不同,无法与厂家同心同德并肩奋战。
当然也有因为厂家战略出现问题而伤害代理商利益的,当达到代理商无法承受的地步时就出现分歧,在无法妥善解决分歧的时候就很容易分道扬镳。这时需要大量的后续收尾工作也让厂家及代理商头疼不已。
五、工厂及供应商压力:
有一些品牌是销售公司与生产厂分开的,如日立建机(中国)有限公司为生产厂,日立建机(上海)有限公司为销售公司,住友建机(唐山)有限公司为生产厂,住重中骏(厦门)建机有限公司是销售公司,这时销售公司就要考虑到工厂方面的因素。而工厂与销售公司同为一个企业的则需要考虑到零部件供应商的生存。
(1)工厂不能持续长时间停工,尤其是员工主要以计件收入为主的,长期停工将严重影响其收入,在高物价房价的今天很多人将无法维持生计,成熟技术工人的流失将对保持质量稳定造成挑战。
(2)往往部分供应商零部件只供应几家企业,甚至是某企业“御用”配套商,在没有订单的情况下很容易出现资金危机甚至倒闭。
小松在当年遇到危机时也是积极努力与供应商共同扶持才免于失去优秀供应商,而这些供应商在形势好转时也为小松的持续发展保驾护航做出了贡献!工厂及供应商靠企业吃饭,不能抛弃他们也是让销售单位头疼的一件事。
六、人才压力:
前几年的疯狂成长让各品牌都大肆招募人才,甚至在超员招聘,对于需要的人才给予高薪,而在现在的市场条件下,厂家收入及利润减少,现金流堪优,如何保障如此庞大的员工队伍收入(尤其是销售队伍及高薪技术研发人才)?
销售队伍流失将造成营业收入的继续下滑,技术人才的流失则对未来产品更新换代带来影响,手心手背都是肉!但巨大的人员工资奖金也压的企业喘不过气来。
一般来说,同等技能的员工,从社会招聘渠道招募的人员工资水平比内部培养的工资水平要高出一截。
但是在前几年的大跃进中,大部分企业都是通过挖人或高薪招募的这种快速见效的方式来解决人员短缺的问题。在目前这个时势,就会出现两个大问题。
(1)之前高薪聘请的员工如何处理,如果采取非法规手段解雇对于小公司尚且是麻烦,对于有市场影响力的大公司,更是在舆论方面容易造成负面影响。
(2)内部培训体系未建立,由于代理商之前都过多专注于人员的快速到岗性而忽略了培训机制的建立,厂家也是一样,通过社会招募,英雄来自四面八方!思想无法达到统一,矛盾也容易产生。这对行业及企业的长期发展也是不利的。
当然若是上市公司还会有来自股市的压力等等我就不做相关介绍了,总之以上这些压力这么多,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去应对?将是各厂家根据自身情况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时候。
笔者认为首先要坚定战胜困难的信心!目前行业形势已经筑底,但还在底部持续很长一段时间,但目前新售设备的客户还款情况较好,这就有可能意味着未来回款及销售的压力逐步缓解。信心有了如何解决这几大压力呢?
1/2 记录数:2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末页- 标签:
- 编辑:孙宏亮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