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涂料行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涂料行业的转型呼声从来没有现在这么高涨。近日,安徽省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促进化工产业健康发展的意见》,要求新建化工项目,原则上只在省政府确定的基地和专业化工园区布局。与此同时,广州也要求不过“节能关”的项目一律禁止开工。
这两个地方新规都直接或间接地将矛头指向涂料企业;而且这也不是最先公布的对涂料企业进行限定的地方新规(此前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就曾出现过,甚至国家层面的限制性规定也事实上存在),也不会是最后一个。只能够说,在整个经济大环境渐趋环保化的路上,地方政府越来越迫切地限制可能威胁到地方环保大计的行业的发展——涂料行业不幸成为其一。
其实“新建化工项目全部入园”的要求并不新鲜,此前在广东等地就出现过,甚至已经成为一种全国性的大趋势。这也催生了全国各地众多的化工专业园区,如广东韶关武江区的甘棠工业园。这种旨在“圈养”化工企业(包括涂料企业)的方法收到了越来越多地方政府的推崇和追随。
谁将成为下一个跟进者?我们不得而知;但可以确定的是,追随者不会少。而如顺德者,在此前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这个贵为“中国涂料之乡”的地方,涂料企业要想再拿地扩大生产已经没有可能,甚至最近拟推出禁止新建溶剂型涂料企业的新规。这一切都在表明,中国涂料行业的发展来到了一个新的门槛面前。
这一门槛即为“转型”。作出这样的判断,除了上述越来越收紧的有关行业发展的政策环境之外,行业所处的经济环境也不容乐观。今年行业遭遇“寒冬”已成既定事实,尽管更多的人将其原因归咎于房地产调控政策引发下游涂料行业的连锁反应,但是行业自身的不健康发展也难辞其咎。
这其中就包括行业一再蔓延的乱象。无论是产品层面还是渠道层面,也无论是产品同质化还是营销同质化,众多的乱象在这个“寒冬”之年显得愈加突出。为了争夺那萎缩的利润,不少涂料企业更是舞动手中本就不高明的手段,使得乱象更乱。举例来说,造假售假、玩弄概念、抢夺经销商等在今年轮番上演,甚至至今未休。
在这种背景下,转型成为涂料企业的一根救命稻草。通俗点说,所谓转型就是“我不跟你们一般见识了”的心态。转型不仅能够规避政策上的穷追猛打,迎合当前环保的行业大趋势,同时,也能够从同质化的行业竞争中自拔出来,去追逐差异化的发展。因此在当下,“转型”心态显得难能可贵。
但转型同样需要资本的支撑,“不是所有企业都适合转型”。有这个资本的,及早转型就意味着早一步进入未来市场的竞争;没有这个资本的,也要积极准备,避免在未来市场上遭遇“突然死亡”。
面对日益收紧的行业发展环境,有企业家甚至表示“不想再做涂料”,但这毕竟是消极的想法。越是困难的时候,越是要有坚挺的魄力,如此才能在行业危机中生存下来。而转型则是一种积极的态度,更何况,转型已经迫在眉睫。
- 标签:
- 编辑:孙宏亮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