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行业动态  分析预测

困境中钢企如何做管理?

全国钢铁行业在经历高速发展后,现在步入到了微利时代,有些钢铁企业甚至难以盈利,整体行业陷入了困境。现今,怎样脱困已成为企业关注的要点,而加强企业管理创新是提升企业盈利能力的不二法宝。在任何情况下,企业的发展都需要管理。但困境中的钢铁企业怎样发挥管理创新的优势,从逆境中成长,就必须要下“真功夫”。

严峻形势中“捞”金,管理要见“真功夫”

上半年在钢铁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下,钢铁企业盈利水平开始两极分化。钢协统计86家重点钢铁企业上半年盈亏相抵后的利润为22.67亿元,销售利润率为0.13%,企业亏损面为41.0%,同比上升3.79个百分点;全国88家民营骨干钢铁企业上半年盈亏相抵后利润为12.43亿元,销售利润率为0.31%,企业亏损面为47.7%,同比上升17.7个百分点。

在异常严峻的市场形势下,全行业也闪现出一些难得的亮点。例如,沙钢集团上半年实现利润11.28亿元,中天钢铁实现利润3.94亿元,中阳钢铁实现利润2.0亿元,南京钢铁实现利润3.15亿元。上半年,沙钢吨钢利润为65元,中天钢铁为90元,南京钢铁为101元,中阳钢铁为156元。

是什么力量支撑着这些钢铁企业较高的盈利水平?探求根本,可以说,利润的来源是由企业管理能力的提升而演变的。

当我们走进山西中阳钢铁有限公司考察时,发现中阳钢铁不仅拥有装备水平较高的综合配套设备,还拥有良好的能源循环利用体系。另外,中阳钢铁企业管理与信息化高度融合,始终秉承“管好小草和灰尘”的理念,对企业各个层面、各个环节实施规范化、精益化、人性化管理,他们探索出了一套完善的管理机制和经营模式,将生产成本降到了最低。正是中阳钢铁不断强化的管理方式,使其上半年盈利2.0亿元,销售利润率为5.76%,高出全行业重点企业销售利润率5.63个百分点。

江苏沙钢集团近年来全面实施低成本战略,苦练企业内功,全方位加强企业管理,抓好系统降本增效工作。上半年,沙钢着重加强物资采购管理,从资源上降低成本;加强核算单位最小化、深化绩效考核分配制度改革,将原来的以指标、产量为主的考核管理调整到以利润、成本为导向的考核管理;深入推行精细化管理,与科技创新、管理创新有机结合,严格定岗定编,倡导“一专多能”,进一步减员增效。由于全面加强企业管理,沙钢今年上半年实现利润11.28亿元,在全行业重点钢铁企业吨钢利润7.2元的情况下,沙钢的吨钢利润却达到93元。

困境中“突围”,管理创新是必然选择

由以上例子使我们想到,十几年前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钢铁企业只要投入资金上项目,有设备、厂房、人员、技术、土地的组合,就有丰厚的利润回报。于是相当一部分钢铁企业都满足于粗放式管理,而忽视了内在管理方式优化。

近几年,国内经济形势发生了明显变化,投资驱动和出口拉动经济发展的模式开始不灵了,要素驱动的粗放发展方式开始转为效率驱动、创新驱动的发展方式,钢铁行业与上游铁矿业和下游产业已形成一个流动性体系。规则转瞬即逝,危机成为常态,企业管理也由十几年前的经营增量转为经营存量。在这种宏观调控和市场竞争变化的形势下,给钢铁企业带来了直接的冲击。一方面,要调整和制定正确的战略、策略,进行结构调整和战略转型升级;另一方面,则应高度重视内在管理方式,要眼睛向内,苦练内功,大力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由此才能形成对企业战略转型升级的全面有效支撑。

目前,钢铁企业之间的竞争已进入僵持阶段,并将逐步进入对决阶段,这就意味着钢铁企业真正的“寒冬”阶段还未到来。目前任何一家企业的利润都是在精益化生产、精细化管理中一点一滴“扣”出来的;经营也需要步步小心谨慎,倘若“一招不慎”,就有可能导致满盘皆输。因此,每一个钢铁企业必须聚精会神、全力以赴、扎扎实实、持续深入抓好企业管理,在紧盯市场、降本增效、提高质量、优化组织形式、改革创新机制、提升管理效率上狠下功夫,不容许企业管理工作“一招一式”发生疏漏。这样的钢铁企业才有可能进步,才有可能坚持“活”下来。

与此同时,对相当一部分钢铁企业,不仅仅是研究如何去“干”、如何发展,而更重要的是研究如何“活”法,如何生存下来。如果连“活”都“活”不下来,何谈持续发展!对于这样一些问题,相当一部分钢铁企业并没有真正解决,一定要有这个“危机意识”。

目前钢铁企业的产品竞争,实质上是成本竞争、质量竞争和服务竞争,而这些竞争的背后则是企业之间管理水平的竞争。目前钢铁企业的管理水平已直接决定着三五年以后大部分企业所处格局的重新洗牌,一定要预见到这一走势,尽快去抓企业管理的深化与提升。同时还要看到,目前企业管理本身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从管理方式上,正在从过去的粗放式管理转向规范化管理,现在又正转向精益化、精细化、客制化、人性化管理。

“精益化”,其核心内容是以最少的资源投入(包括人力、设备、资金、材料、时间和空间),创造出尽可能多的价值;“精细化”,则是建立在规范化基础上的各层次、各环节管理的细化、量化、具体化;“客制化”管理是以客户为中心,以下道工序为用户、为服务对象,一切为了客户(用户)需要和满意的管理;“人性化”管理,就是提供个性化服务,服务更有针对性、更精细、更温暖,甚至要与客户交心、交朋友,建立起标准化、专业化、人性化和艺术化的服务管理模式,让客户由满意到感动,这种个性化管理已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1/2 记录数:2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末页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