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都景德镇打造陶瓷硅谷十年三思
科研成果丰硕为何还是不敌画瓷器的?
大师为何难以介入高科技陶瓷?
依靠一种产业维系生存了10个世纪而没有中断的城市,在世界上,唯景德镇如此。
今天的景德镇,一方面希望欣欣向荣的传统工艺陶瓷能够走向国际,复兴陶瓷的奢侈品身份;另一方面则渴望通过发展高科技陶瓷,构建一个陶瓷硅谷,运用科技的力量,对陶瓷转型进行一场革命。
然而现实状况是,承载高科技陶瓷硅谷的景德镇“科技孵化器”产业园,至今已发展10年,陆续有16家企业落户。包括落户在陶瓷工业园区内的高科技陶瓷企业在内,景德镇共有40多家高科技陶瓷企业,去年的产值为30.5亿元,和全年陶瓷工业产值215亿元相比较,比例还很低。
景德镇通过发展高科技陶瓷欲建陶瓷硅谷
思考1
缘何硅谷筹建10年只落户16家企业?
陶瓷行业在发展中,不断被融入科技元素,广泛应用于航天、汽车工业甚至食品领域。在这样的背景下,景德镇依靠传统的制瓷工艺继续单打独斗,显然不合时宜。为此,景德镇陶瓷硅谷“科技孵化器”应运而生。
“科技孵化器”位于景德镇高新区,有9万多平方米。“科技孵化器”的门楼、包括焊接在楼顶的招牌都非常醒目。
一些经常在这条路上来往的行人、甚至附近的居民,都不知道厂房为什么取名“科技孵化器”,里面生产的环节更是鲜为人知。有当地民众甚至误认为,“孵化器应该是个孵鸡、孵鸭的地方”。
5月25日,记者进入“科技孵化器”看到,厂区很大,根据不同企业的需要,对车间进行了划分,或大或小。落户在这里的企业,通常同时具备两种情况:第一,都是生产高科技领域的陶瓷,保密性强;第二,企业尚处在边生产边研发阶段,尚不具备另立门户的条件。
截至今年5月,在“科技孵化器”内的大小企业合计有16家。景德镇瓷局陪同记者采访的小冷认为,如果说景德镇筹建瓷局,是领导层对传统陶瓷产业开始转型的一个风向标,那么几乎同步筹建的“科技孵化器”,就是陶瓷产业转型的标志。
采访中记者获悉,早在2002年8月,当地政府为应对陶瓷行业的转型,在原有政府部门架构下,新组建了瓷局,属一级局,正县级机构。当时为凸显瓷局的重要性,分管工业的副市长黄康明兼任瓷局的第一任局长。按照要求,瓷局负责的一项主要工作就是制定景德镇硅酸盐工业发展战略,同时筹建“科技孵化器”,为高科技陶瓷企业落户做好对接。
现在看来,只有16家企业落户的“科技孵化器”状况不是太乐观,尤其是这10年来,尚未形成发展高科技陶瓷的氛围,传统瓷器仍呈压倒性态势,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景德镇发展高科技陶瓷起步较晚,必须努力追赶。
有景德镇市政府官员向记者解释,“科技孵化器”规划很早,但等了很多年都没有高科技陶瓷企业落户。直到2008年左右,“科技孵化器”才正式开建,从选址到厂房建设都是高标准、高起点,即便这样,一些高科技陶瓷企业仍然放弃“科技孵化器”,选择在相隔不远的陶瓷工业园区落户。根据统计,景德镇辖内的高科技陶瓷企业已超过了40家,这两年的发展速度非常快。
思考2
缘何长期以来搞科研的不敌画瓷器的?
2012年,景德镇陶瓷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200亿元,达215亿元,创下新高。这其中,高技术陶瓷生产总值为30.5亿元,比例还不高。尽管如此,景德镇在大力发展高科技陶瓷的过程中,却获得国家级陶瓷科研项目立项70余项,省部级科研项目500多项,科研总经费高达3亿元,涌现出一大批科研成果。
景德镇“科技孵化器”最终能否发展壮大并打造成为陶瓷硅谷,尚需时间检验,但在当下,景德镇的高科技产业屈指可数。
中国唯一一所陶瓷类高等院校、景德镇陶瓷学院坐落于景德镇,此外,省陶瓷职业技术学院、景德镇学院同样承担了培养陶瓷类人才的任务,并开设了相关的科研机构。这其中,仅陶瓷学院就设立了国家日用及建筑陶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7个科研机构,每年为陶瓷领域输送数以千计的人才,这些人才遍布潮州、醴陵等国内甚至世界各地的产瓷区,很多人早已是资产数千万甚至过亿元的企业家。高端人才为何“墙外香”,对此,似乎没人能说得清楚。
- 标签:
- 编辑:孙宏亮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