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建筑材料市场发展中面临怎样的外部冲击?分析其发展现状
在此背景下,我国建筑材料市场不仅会受到国内各种因素的影响,还会受到来自外部环境中各种因素的冲击,这大大增加了我国建筑材料价格波动的不确定性。
建筑材料成本作为建设工程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建筑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竞争能力都有着非常大的影响。
成本推动冲击主要是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带来的影响,以下选取几种具有代表性的指标来进行分析,除国际石油价格单位为美元/桶外,其余变量单位均为美元/吨。
国际石油价格从2007年最开始的每桶60美元一路猛涨,在2008年6月攀升到了历史最高位,价格达到每桶140美元之高,之后又开始迅速下跌,在2009年初跌至周期波谷后。
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价格开始缓慢上升,一度又突破了100美元大关,其价格在高位运行一段时间后,到2014年6月又出现了一波大幅下降,在2016年2月跌至历史低点,之后又开始回弹,在波动中缓慢上升。
自2002年以来,世界经济出现新一轮增长,各国对钢铁需求旺盛,带动铁矿石价格一直稳步上涨,并在2008年8月达到了154.46美元/吨的高价。随后受金融危机冲击,价格一度跌至68.13美元/吨。并且在国际金融危机后,铁矿石定价机制发生改变,铁矿石价格的波动性和周期性愈发明显。
2009年7月开始,随着全球经济回暖,铁矿石价格迅速上涨,在2011年10月达到了历史最高点(175.54美元/吨),随后开始下降,在2012年10月价格跌至104.90美元/吨,达到本周期最低点,第一个周期结束;
2012年11月至2016年3月为第二个周期,这一周期铁矿石价格整体处于下降状态,上升期很短且幅度较小,在2013年4月达到本周期最高点,在2016年3月达到周期最低点;2016年4月至今为第三个周期,国际经济环境向好,铁矿石价格开始呈现震荡式上升。
铜和铝同属于重要的有色金属类大宗商品,其价格走势大致相同。由于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两类商品价格都在2008年上半年达到一个高点,并在2008年下半年开始出现暴跌,有色金属市场遭遇重创。
其价格在2009年上半年跌至一个历史最低点后,开始强劲反弹,到2011年上半年已基本恢复到金融危机爆发之前的水平。随后,有色金属价格整体又开始呈现震荡式下跌状态,一直持续到2016年初,才开始出现缓慢上升。
需求拉动冲击主要通过产品出口影响供求关系,进一步对我国建筑材料价格造成影响。而建材的出口数量就是最为直接的影响因素,因此,通过讨论钢铁、铜、铝的出口情况来分析我国面临的需求拉动冲击现状。
同时,引入相应产品的进口数量来作对比,综合展现我国建材市场对外贸易的现状,各变量单位均为万吨。
2006年以来,中国首次成为世界最大的钢铁出口国,钢铁出口贸易的快速发展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国内产能过剩的问题,而且为世界其他国家提供了丰富的生产原料。
2007年国家加大了对钢铁等高耗能产品出口的调控力度,中国连续出台的降低出口退税率和加征出口关税措施开始发挥作用。
2007年4月以来,钢材出口从高增长到明显回落。到2008年上半年出口量几乎呈直线上升,而后由于金融危机的冲击,钢材出口数量急剧下降,一路跌至历史出口量最低点。
自2009年开始,我国钢材出口贸易情况开始逐渐好转,整体上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至2015年9月达到历史最高点,出口量高达1124.85万吨。
2016年6月以后,由于受到中国钢铁行业“去产能”、环保限产以及查处“地条钢”政策实施的影响,钢铁产能减小,同时钢铁价格走高,中国钢材出口量有所下降。
近年来钢材出口量呈现整体下降的趋势,但仍处于较高水平,远远大于进口量。我国钢材进口量一直保持着比较平缓的态势,且呈现出缓慢下降的趋势,除2009年4月—6月期间外,整体进口量都远低于出口量,处于较低水平。
我国铜材进口量总体上大于出口量。2008年以前,我国铜材进口数量远远高于出口数量。2008年铜材的进出口量都出现急剧下跌,且进口量下跌幅度大于出口量,两者几乎跌至了同一水平位置。
2009年全球经济复苏,国内对铜材的需求量有所增加,铜材的进口量和出口量都开始回升,且进口量上升幅度大于出口量,两者之间仍保持着较大的差距。
之后几年,由于全球经济动荡低迷、给国际市场需求带来了不利影响,我国铜材的进出口数量均呈现震荡式下降态势,且出口量降幅小于进口量;
同时,国内铜材产品结构调整的效果已逐渐展现出来,我国自给自足能力提高,近年来进出口量之间的差距已逐年缩小,但我国铜材的出口需求始终处于较低水平。
在2008年之前,我国铝材出口数量较大且波动频繁,而进口数量则比较小。金融危机爆发后,市场需求萎缩,铝材出口量急剧下滑,铝工业遭到巨大冲击。
国家及时出台了多项应对措施,尤其是《有色金属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出台,使行业发展形势逐渐向好,企业逐步复产,2009年2月份开始,进口数量激增,铝材由净出口转为净进口,4月份铝材进口量高达44万吨,达到了历史最高点。
随后开始迅速回落,继续保持在之前的低水平位置。而出口数量也开始逐渐回升,尽管上下波动幅度较大,但整体上保持着上升态势,近年来出口量依然处于较高水平。
由于美国和美元在全球经济中的领先地位,美联储的一系列货币宽松政策将对全球经济产生持久深刻的影响。
2014年7月以前,美元指数波动频繁,最低达到72.87,最高达到88.15,但波动范围始终保持在70—90之间,上限没有突破100。2
014年8月开始,由于美国经济向好、贸易赤字收窄和加息预期的作用,出现了一波上涨,此后波动虽然仍旧频繁,但整体保持在较高位置,基本围绕95上下波动,甚至几度突破了100大关。
(1)我国钢铁产业链分析我国的钢铁生产主要是以铁矿石、焦煤等为原材料,其中,铁矿石在钢铁成本中的占比可达40-55%,铁矿石价格与钢铁价格之间具有很强的联动性。
我国铁矿石虽然基础储备分布较广,但人均基础储备量远没有世界人均储量的一半,且平均品位与世界平均水平之间具有较大差距,国内现有铁矿石资源无法支撑我国钢铁大规模生产所需,因此必须大量的从国外进口铁矿石,具有很高的对外依存度。
全球铁矿石供应主要来自于巴西和澳大利亚两个国家,淡水河谷、力拓、必和必拓、FMG四大矿企,呈寡头垄断格局。铁矿石主要进口国集中在东亚,其中,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家,进口铁矿石占全球贸易总量超60%。
但是中国在国际市场上却没有铁矿石的定价权,加上海运费不断创新高,增加了生产成本费用,钢铁企业盈利能力下降。
钢铁行业的下游领域涉及地产、基建、汽车、机械、家电、航空航天等等,其中,房地产开发与基建是下游用钢需求最大的行业,合计占比超过60%。
根据以往的数据显示,钢材出口在我钢材下游需求中也存在一定的占比,我国是世界第一大钢铁生产国和出口大国,钢铁产量占世界钢产量的50%,钢铁出口量占世界总出口量的14.63%,主要销往东盟、中东、美国、韩国等地区与国家。
(2)我国铜产业链分析铜产业链是指从采矿、铜冶炼、加工成材料到最终消费的整个产业链。上业主要是开采和筛选铜矿石,中业是铜的冶炼和加工,通过各种加工技术将精制铜加工成各种形状的铜产品,例如铜棒、铜管和铜带。
最后,进入终端消费领域。下游主要的铜消耗行业是:电力、建筑、家用电器、电信、机械制造和交通运输等,其中电线电缆行业所占的比重最大。
国外的机械设备行业应用占比排第二,而国内则是建筑行业应用占比排第二。我国是世界最大的铜消费国,而国内的铜资源却并不充裕。
我国对于精炼铜的消费超过全球40%,但是储量仅占全球的5.5%、基础储量仅占全球的6.3%,需要大量依赖进口。
目前全球铜矿资源分布不均衡,主要集中在南美洲的智利和秘鲁,北美洲的墨西哥、美国和加拿大等国家。美洲是目前铜精矿产量最高的地区,世界上大多数铜主要出口国也都在美洲。
而中国作为用铜大国,成为主要进口铜的国家。如今全球矿产资源主要由自由港迈克墨伦铜金矿公司、必和必拓、力拓、英美矿业等国际矿业巨头实际控制。由于上游这几大矿商在铜矿供应中的垄断地位,矿产商主要通过控制铜矿产量来影响供给,进而影响铜价。
(3)我国铝产业链分析我国铝的产业链条主要由以下四个环节构成:开采铝土矿、提炼氧化铝、制备电解铝以及最终加工为各种铝材。
铝土矿在全球的资源储量非常丰富,主要分布在非洲、大洋洲、南美及东南亚,按国家分布主要集中在几内亚、澳大利亚、巴西和牙买加等国,这些国家的合计储量占比可达全球的62%,而我国的铝土矿基础储量少,仅占全球的3%且整体质量较差。
中国从海外大量进口铝土矿,以此为原料生产氧化铝。氧化铝作为中间环节,产量主要分布于中国、澳大利亚和巴西,其中,中国氧化铝产量占比非常高,基本可达50%以上。
由于国内产量较大,已可以为电解铝生产提供充足的材料,因此进口需求较少。同时,中国也是电解铝的生产大国,产量占据全球的58.97%,完全可以满足下游铝加工企业的生产所需。
铝的下游消费产业主要集中于建筑、包装、交通运输、电力等行业,其中我国铝材最大的下游应用领域为建筑业,占比达到33%。
在铝产品出口方面,中国铝产品出口国众多,主要有美国、日本、越南、澳大利亚、韩国等国家和地区,其中,中国铝产品出口美国市场的产品数量最多。
对于某些经济现象的发展趋势,环比数据通常更能说明问题。以螺纹钢、铜、铝2007年1月—2019年6月的国内市场现货价格为原始数据,计算出环比数据来分析我国建筑材料价格波动现状。
在2008年至2009年间,价格上下波动幅度较大,在这之后,波动幅度有所减小。在2011年至2015年期间,价格波动幅度较为平稳。
在2015年后,螺纹钢价格出现了剧烈波动,在2016年5月达到了最大负增长率-28.98%,在2017年11月达到最大增长率22.14%。近年来我国螺纹钢价格波动频繁,但在大部分月份增长率都为正值,说明我国螺纹钢价格整体上还是处于上涨态势。
(2)我国铜价格波动情况与螺纹钢价格在一些周期波动比较强烈,另一些周期波动比较平缓的特征相比,我国铜价格增长率波动的各个周期较为相似,且呈现出前期波动幅度较大,后期波动幅度逐渐减小的特征。
铜价格波动的最大峰谷落差出现在2008至2009年期间,在2008年10月达到期间最大负增长率-38.92%,在2009年3月达到期间最大增长率18.95%。在这之后,波动幅度有所减小,尤其在2017年后,价格增长率对“0”值的偏离程度较之前明显减小,说明近几年来我国铜价格逐渐趋于平稳。
在2018年至2019年期间波动幅度较为剧烈,在2008年9月达到最大负增长率-12.83%,在2009年3月达到最大增长率15.80%。随后价格上下波动幅度较之前有所减小,在2015年后价格波动尤为剧烈。
与螺纹钢价格不同的是,我国铝价格整体波动幅度更为剧烈,且持续的时期更长,表现出大起大落的特征,说明我国铝价格的稳定性低于螺纹钢价格。
- 标签:中国建材市场现状
- 编辑:孙宏亮
- 相关文章
-
从“平面”到“空间”云峰莫干山再次引领建材行业升级
“建筑装饰业是一份打造美好、传递美好的事业,它承载的不仅仅是万千家庭的安全健康,更是一种在国家经济高速发展下国民精神文明…
-
“这时候最需要抱团取暖!”
复工开业将近一个月时,重庆马家岩片区5家建材市场里1800多家个体商户陆续收到了一份暖心礼包:在当地政府牵线搭桥协调下,经过反…
- 成渝双城联动共振免费解决货车司机午餐的食堂来了
- 建材市场成洲路鸟瞰效果图
- 获批!北京建博会聚力共筑行业“命运共同体”
- 冰封下的家装市场:有人转行卖口罩有人离开北京
- 北三环大明宫荣膺中国建材家居批发市场10强榜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