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行业动态  市场动态

多家医院紧急封闭!国家卫健委发布最严防控措施

作者:基层医师公社

来源 | 国家卫健委

整理 | 赛柏蓝-基层医师公社 晓琳

多家医院紧急停诊、封闭管理

本轮疫情中,医院防疫漏洞引人热议,接连出现紧急停诊、封闭管理的情况。

河南省商丘市

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睢阳区妇幼保健院、虞城县人民医院东院区实行封闭管理,其中虞城县人民医院东院区(健康路)被调为高风险。

江苏省扬州市

扬州大学附属医院发热门诊3名医生确诊感染新冠肺炎。

目前,扬州大学附属医院西院区已暂停接诊,并全部腾空、实施改造,作为扬州新冠肺炎患者定点救助的备用医院,待命启用。

河南省郑州市

此前,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多名医护确诊或感染新冠,同时六院已停止治疗工作。何时恢复正常,目前官方暂未公布最新消息。

另外,据赛柏蓝-基层医生公社观察,中高风险地区个体诊所、村卫生所基本是要求一律关闭。公立基层医疗机构则是要求暂停接诊,支援核酸检测或其他防疫工作。

国家卫健委发布,最严防控措施

在此背景下,昨日(8月16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机构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机制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要求各地落实好医疗机构感控工作“四项机制”,即建立健全专业团队年度评估机制、建立健全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每月抽查检查机制、建立健全医疗机构一把手负责制和每月研究机制、建立健全追责问责机制。

赛柏蓝-基层医师公社为大家整理如下重点:

1.每月抽查、不打招呼、直奔基层

《通知》要求,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每月要对辖区内的医疗机构,特别是新冠肺炎定点医疗机构,参照年度评估工作进行感控专项抽查。

重点检查感控基本流程、防控基础设施、感控重点部门以及感控重点环节。

抽查要以“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直奔基层、直插现场”的形式开展,一旦发现问题隐患,要予以严肃通报,并限期整改到位。

2.出现院感,追究“一把手”责任

《通知》明确,医疗机构的主要负责人是本机构感控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对感控工作予以高度重视,全面掌握本机构感控工作各项情况,强化各项制度落实,持续提高管理水平。

对因责任不落实,整改不到位,发生医疗机构内感染的,要直接追究医疗机构一把手责任,并对有关责任人依法依规予以严厉惩处。

各医疗机构要将感控工作纳入领导班子重要议事日程,每月至少组织召开一次感控工作专题会,认真听取工作汇报,及时研究解决实际问题。

院感防控是防止疫情扩散传播的底线,下面这份常态化疫情下感染防控工作清单内容,供参考。

防控要 点

序号

院感防控具体内容

一、重视院感防控工 作

(6条)

1

严格落实广东省和深圳市院感防控主体责任清单,明确医疗机构主要负责人是院感防控第一责任人,牢固树立感染防控“三线”思维,明确并落实单位责任、部门责任、个人责任,抓好重点部门、重点科室、重点环节、重要时间节点的院感管理工作,严格做到“七个严”。

2

主要负责人每季度召开办公会或专题会并有会议记录,分管负责同志每月召开专题会,定期研究部署本单位院感防控工作、协调和解决医院感染管理方面的问题、研究院感防控巡查整改情况,巡查结果纳入对科室及人员的评价考核。

3

完善组织管理,住院床位总数在100张以上的医疗机构、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应当设置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由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医务部门、护理部门、临床科室、消毒供应室、手术室、临床检验部门、药事管理部门、设备管理部门、后勤管理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的主要负责人组成,主任委员由医院院长或主管医疗工作的副院长担任。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的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建议由医疗机构主要负责人直接分管。

4 指导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制定新冠肺炎院感防控规章制度并监督实施,明确工作职责和工作制度;建立院感防控工作台账和问题清单排查机制,严格落实风险点防控。5 要采取有效措施给予政策支持和财政支持,建立绩效奖惩机制,调动全体工作人员积极参与、主动落实各项感染防控措施。6

医疗机构加强医疗物资调配,确保救治、检测、消毒等物资储备量满足30 天满负荷运转需求。

二、建立分层分级院感防控督查制度

(4 条)

7

建立分层分级院感督查制度,有督查目的、督查细则、督查频次等,建立有督查整改台账。

8

细化督查内容,强化督查人员培训,及时发现院感防控工作中存在的管理漏洞,完善管理措施。

9

各级医疗机构应建立感染防控巡查整改制度,医疗机构要按照《深圳市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医疗机构感染防控工作清单 100 条》、定点救治医院要按照《广东省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规范化管理清单50条》,每日进行自查。

10

每日选取部分条款开展问题清单排查,梳理风险隐患,建立督查整改台账,有逐项落实整改措施及整改情况。每周完成一次全覆盖检查。

三、强化院感质量控制和监督管理

(4条)

11

医疗机构有制定符合本医疗机构实际情况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及流程,院感质控制度和流程。新冠肺炎中高风险人员定点收治医院应改造符合要求的救治场所。

12

医疗机构应建立有效的医院感染监测制度,及时诊断、分析、上报医院感染病例,每年医院感染漏报率不得高于10%;新建或未开展医院感染监测制度的医疗机构,应首先综合性监测,时间不少于2 年;已经开展2 年以上全院综合性监测的医院应开展目标性监测,目标性持续监测时间应持续6个月以上;现患率调查每年至少开展一次。

13

医疗机构有明确的制度或规范将医院感染监测控制质量纳入医疗质量考核体系,有明确的科室感控质量评价指标,并与院内绩效分配挂钩。

14

医疗机构应保障核酸检测结果及时反馈,对于发热门诊、急诊患者,在6小时内报告核酸检测结果;对于普通门诊、住院患者及陪护人员等人群,原则上12 小时内报告结果;对于“愿检尽检”人群,一般在24小时内报告结果。

四、加强院感防控人员队伍建设

(4条)

15

切实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办法》,住院床位总数在100张以上的医疗机构、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应当设置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和独立的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其他医疗机构应当有医院感染专(兼)职人员。独立设置的医院感染管理部门为一级职能部门。

16

医疗机构应按每200~250张实际使用病床位,配备1名医院感染专职人员;眼科专科医院按照每100-150张实际开放床位(含日间手术床位)配备1名感染防控专职人员,口腔专科医院应按照每200张牙椅增加配备1名感染防控专职人员。同一个医疗机构许可证、不同院区,应按每个院区实际开放床位数配备感染防控专职人员。各科室制定专人负责本科室感控工作,统一接受感控管理部门业务指导,定期自查整改。通过查阅人事部门考勤表、院感文件,以及现场访谈等形式核对实际从事院感专职人员数量。

17

感染防控专职人员可由临床医学、护理、公共卫生、临床微生物学等不同专业人员担任。三级综合医院、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感染防控专职人员应同时包括临床医学(中医类医院可为中医学)、护理、公共卫生专业人员,高水平医院应包括临床微生物学专业人员。二级综合医院、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感染防控专职人员应同时包括临床医学(中医类医院可为中医学)、护理专业人员。其他医院可结合实际情况配置不同专业人员,确保人员专业符合医院感染工作需要。畅通感染防控专职人员职称晋升渠道,提高感染防控专职人员工资待遇,稳定专职人员队伍。

18

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按要求建立感控督导员队伍,属于感染防控兼职人员,由医院感染管理部门负责管理和专业技术指导。500张床位以下的医院,至少配备10-15名感控督导员;500-1000张床位的医院,至少配备15-20名感控督导员;1000张床位以上的医院,至少配备20名以上感控督导员。原则上从病区医院感染管理小组中、任职超过2年以上的感控医生/护士中择优录取,经感染防控专业知识培训并考核合格后上岗。定点救治医院隔离病区收治新冠病毒感染者的感染防控督导工作,应指定1名从事医院感染管理专业或感染性疾病专业不少于3年的感染防控专职人员牵头负责,由严格培训考核合格的感控督导员来执行。有感控督导员名单、工作制度、工作开展和发现漏洞风险的整改情况。每月对感控督导员开展相关知识配合及考核,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活动,不断提高感控督导员知识能力水平。

五、规范工作人员科学防护

(4条)

19

切实落实标准预防各项措施,根据不同工作岗位暴露风险差异,选择不同的防护级别,制定符合本单位医务人员科学防护的制度或指引。

20

加强医务人员科学防护培训,不同岗位人员熟知本岗位防护级别,选用正确的防护用品。全院人员分级分岗位防护标准要按照国家防控指南第二版落实,其中紧急情况下全部按照顶格防护,可用“± ”的岗位,全部用“+”

21

医务人员能正确、熟练穿脱防护用品,防护用品(如医用防护口罩、护目镜、隔离衣、防护服等)被患者血液、 体液、分泌物等污染时应当及时更换。根据暴露的风险级别熟练掌握职业暴露的处置流程。

22

医务人员能正确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和医用防护口罩,严格把握手卫生时机,每次接触患者前、后应立即进行手卫生。

六、完善预约诊疗和预检分诊

(12条)

23

医疗机构大力推行非急诊患者预约诊疗,实行预约挂号、预约检查和预约治疗,三级以上医疗机构平均预约率不低于90%;合理分配就诊时间,并设置充足的等候区域。

24

预约挂号时应提示患者就诊时如实告知流行病学史,并设置醒目字眼提示有发热等可疑症状或流行病学史的患者,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同时,及时、就近前往发热门诊进行排查。

25

坚持“人、物同防”、“医、患同防”的思路,把好医疗机构的人员、车辆和物资“入口关”,在满足正常通行需求的前提下,严格控制医疗机构入口开放数量。

26

在门急诊规范设置预检分诊点,位置醒目,标识清楚,预检分诊点配备充足的一次性外科口罩、非接触式测温设备、手卫生设施、医疗废物容器,特殊患者登记本,安排有专业能力和经验的医务人员负责预检分诊。

27

预检分诊应实行24小时值班制,晚间可设置在急诊入口。无急诊的医疗机构,在门诊不开放期间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患者及陪同人员未经预检分诊进入诊疗区域。所有进入医疗机构人员要实施“三必查一询问”(必查健康码、体温、口罩佩戴情况,对有发热和/或咳嗽等新冠患者典型十大症状的患者必须详细询问具体的症状体征和流行病学史),督促进入医疗机构人员特别是所有儿童要进行手卫生。加强入口处的规范管理,避免人群聚集,缩短患者及陪同人员等候时间。

六、完善预约诊疗和预检分诊

(12条)

28

对于老年人等不适用、不会操作智能手机的群体,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应当在入口处增设无“健康码”绿色通道,配备人员帮助查询健康码或填写纸质版流行病学调查表。

29

压实门诊出诊医师对患者有关新冠肺炎症状和流行病学史的问诊责任,落实首诊负责制。在医生个人工作站内以必经流程的方式设置流行病学史询问流程;无条件设置的,应在纸质病历上增加流行病学史询问情况说明,由接诊医师签名确认;部分无法做到上述要求的医疗机构,应保留纸质版流行病学调查表,由接诊医师签名确认。

30

非就诊当天进行检查的患者在检查前应由医技科室医护人员再次询问流行病学史。口腔、内镜、耳鼻喉、眼科、康复等需要摘掉口罩进行诊疗措施的患者根据实际情况,必要时持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结果实施诊疗;固定在本单位透析的患者每周进行一次核酸检测,新转入的患者需在第一次透析时持核酸检测阴性结果(低风险地区患者为入院前7 日内,中风险地区患者为入院前3日内,高风险地区患者为住院当日结果)。

31

重点关注高风险人员就诊管理,对于发热患者、预检分诊或接诊过程中发现的不能排除罹患新冠肺炎等传染病的患者,立即为其更换无呼吸阀N95口罩,要安排专人(在做好二级防护的基础上,穿一次性防渗隔离衣或防护服)按照指定路线引导至发热门诊就诊。

32

承担预检分诊工作的工作人员科学防护(佩戴医用外科口罩、一次性工作帽,穿工作服、隔离衣、一次性乳胶手套或丁腈手套等),必要时升级防护要求。每次接触患者前、后立即进行手卫生。

33

医疗机构应通过多种途径动态更新中高风险区域,在醒目位置以告示、电子屏等多种方式加强宣贯。

34

预检分诊工作人员、所有医务人员必须及时掌握最新的中高风险区域,有针对性地开展排查。对来自中高风险地区的患者,医患双方应当做好隔离防护,不得拒收。

七、加强门急诊院感防控工作

(5条)

35

主动开展就诊患者健康宣教:如呼吸卫生、佩戴口罩、手卫生、社交距离等,有张贴海报,有提供可取阅的宣传单张或宣传手册等。有条件的可以播放宣教视频。加强门诊、急诊候诊大厅以及诊室的手卫生设备设施配备,特别是在挂号、收费、药房、电梯、打印设备处多配置手消液,保安、导诊人员要经常提醒就诊人员进行手卫生,强化手卫生管理。

36

引导按时段就诊,加强对候诊区域巡查,提醒候诊人员注意间隔1米社交距离,规范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就诊时严格落实“一人一诊一室”。

37

门急诊核酸采样点通风良好,相对独立;不与发热门诊患者共用采样室及等候区。

38

医疗机构根据实际情况,设置独立的单间应急抢救室或区域,专门用于入院已昏迷或因紧急抢救无法调查和确认流行病学史患者的急救和安置,核酸检测排查结果未确认之前不得与其他抢救患者安置在同一间抢救室。急诊独立的单间应急抢救室或区域应安排专门的医护团队负责,医护人员相对固定,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39

急诊留观患者必须在第一时间对患者及其陪护人员开展核酸检测工作。

八、强化发热门诊建设和管理

(16条)

40

医院重视发热门诊建设,及时制定整改/新建/升级改造方案。发热门诊与医院的感染性疾病科同步设置并建设。

41

有完善的发热门诊管理制度、工作人员岗位职责和相关诊疗技术规范、操作规程。设有固定的发热门诊负责人,并设专职护士长或组长,职责明确。

42

发热门诊设置在独立建筑或设置在院内独立区域,路线便捷,与普通门(急)诊等区域有实际物理隔离屏障,远离儿科等区域。设有清洁区、潜在污染区(缓冲区)和污染区,三区划分清晰,有醒目标识,区与区之间有物理隔断,相互无交叉。发热门诊在布局、流程设置上按有流行病学史患者与无流行病学史患者进行分区候诊、分区处置,有条件的应在区与区之间设置物理隔离屏障。

43

配备医生数量能满足实际工作需要,有一定临床经验的高年资医师,具有呼吸道传染病或感染性疾病诊疗经验,经过传染病相关法律法规、传染病诊疗知识、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相关知识培训,经过穿脱防护用品实操培训与考核,合格者方能上岗。

配备护士数量需满足实际工作需要,具有一定的临床经验,掌握相关疾病护理要点、预分诊、消毒隔离等,实操能力与协调能力强,能满足发热患者全程护理工作需求。经过穿脱防护用品实操培训与考核,合格者方能上岗。

八、强化发热门诊建设和管理

(16条)

44

医院门口、门急诊大厅外设立醒目的发热门诊告示,内容应包括接诊范围、发热门诊位置、行走路线及注意事项等,院区内设有引导患者到达发热门诊的明确指示标识,尽量避免发热患者与普通患者的诊疗流程交叉。

发热门诊须配备符合要求、数量充足(满足满负荷30天使用)的医用防护用品,出入口、各功能室间设置规范、数量足够手卫生设施,如手消毒剂、流动水洗手池。洗手池水龙头开关、便池冲水开关应为非手触式。高风险人员使用前后均应进行手卫生。

45

严格落实发热门诊就诊患者“应检尽检”工作,全部开展核酸检测和血常规检验。合理分流“应检尽检”、“黄码”、“跨境货车司机”等核酸检测人员,对高风险人员应采用双采(鼻、咽)单测方式进行核酸检测,对可疑病例要实行“1+3”排查模式,即开展核酸检测,进行血清抗体检测、影像学检查和血常规检测,所有人员需等待核酸结果阴性后方能离开或转诊。

46

发热门诊至少设置 2 间诊室,诊室至少可以摆放 1 张诊查床、一张工作台。至少设置1间儿童诊室,严格落实一人一诊一室。三级综合医院必须配置专用的CT,三级专科医院及二级医疗机构必须配置有专用CT或DR,CT室的诊疗床单应一人一用一更换。

47

至少设置 1 间隔离留观室,且为单人间,有设置独立的卫生间。保持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有条件的可设置负压隔离留观室。隔离留观室的数量若不能满足临床诊疗需要时,需另外设置隔离留观病区,床位数量应当依据传染病疫情防控需要和发热门诊诊疗量确定,建议三级医院隔离留观室不少于 15间、二级医院隔离留观室不少于 10 间,并根据疫情变化进行调整。

48

无流行病学史和有流行病学史的核酸采样区需独立设置,应设在相对空旷、通风位置;如在室内,应开启外窗自然通风;不能采取自然通风的房间,应采用机械定向通风,排风扇组织气流方向从清洁区→ 潜在污染区→污染区。

49

发热门诊实行24小时接诊,医护人员掌握新冠肺炎留观病例标准,符合留观病例迅速采取隔离观察措施,严格落实首诊负责制。需转诊的患者因紧急情况不能转诊时,需提前做好院感防控干预。

50

诊室、候诊区、留观室房间外窗均应能开启,采用自然通风,在留观区配置座椅、矿泉水等便民设施,以及风扇空调等制冷设备,夜间应适当配置简易床。如条件限制,不能采取自然通风的房间,可设置人机共存空气消毒机,并做好维护与消毒管理。可配备过氧化氢消毒机、紫外线灯/车等用于终末消毒并建立终末清洁消毒登记本。有负压病房的要定期监测负压指数确保达标。

八、强化发热门诊建设和管理

(16条)

51

发热门诊执行闭环管理,挂号、收费、检验、影像检查、医疗处置和取药等在发热门诊区域或在专人监管下遵照规定的流程完成。高风险人员就诊期间,医疗机构应安排专人全程陪同,负责引导路线,帮助完成挂号、交费、取药,以及随时提醒其佩戴好无呼吸阀N95口罩、手卫生等,尽量减少其在发热门诊内的走动、触碰物品。

52

设置诊疗工作区与辅助功能区, 包括预检分诊区、候诊区、诊室、隔离留观室、检验室、放射检查室、标本采集室、污物间、卫生间、医疗废物暂存间等,全部设置并配置相应的设备。各医院按实际情况做好如下管理:

——交费在发热门诊内设置自助交费机交费或使用手机扫码交费。

——如检验室设置于发热门诊区域外,应有标本院内转运路线,采集后立即密封处理、做好标识,第一时间通知专人密封运送至检验科。检验室必须独立成区,专人管理,制定并落实相应流程。

——如放射检查室设置于发热门诊区域外,需独立成区,与普通患者检查室设有物理屏障分隔,患者转运设有明确路线,由专人护送,电梯、检查室单人使用,检查后严格落实终末消毒措施。

——如发热门诊内未能设专门药房(含24小时无人药房),医院药房设专窗接收发热门诊处方,配好药后由专人佩戴好口罩送至发热门诊保安岗,再由发热门诊护士发给患者。

——安排高风险人员到相对独立的区域候诊,所经过的通道应相对独立,或先行封路隔离,保证该时段内单人通过

53

非定点救治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诊患者功能检查室或检查设备应专室(物)专区专用,如确需与普通患者共用时, 需严格分时段使用。转换期间,严格执行清洁消毒制度,接诊发热患者离开后,必须严格消毒后方可接待下一位患者检查,医技人员、保洁人员熟悉清洁消毒流程,能按规范进行清洁消毒。

54

建立有接诊患者登记系统,实行实名就诊,按照国家和省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的规定进行登记,患者个人信息完整、准确。对发热诊室、其他哨点机构转诊的发热病人有接收登记,主动配合辖区哨点完成发热病人的转运。医务人员按照有关规定登记、报告传染病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并做好隔离处理,不得擅自允许患者自行离院或转院。

加强发热门诊、放射科人员、救护车转运人员等防护服穿脱培训考核,特别是严格考核脱除防护服的流程、发生意外污染等情况的应急处理培训;救护车转运人员务必在指定地点、按流程规范进行脱除防护服和清洁消毒。

55

建立环境和空气清洁消毒登记本,登记内容应包括消毒区域、方式、频次与持续时间、消毒剂的选用、浓度监测等。清洁工具须严格分区管理,并有明显标识。

九、严格病房管理

(7条)

56

医疗机构应设置一定数量的隔离病房或设置隔离病区,用于收治暂无核酸检测结果的急诊患者或者隔离排查可疑的住院患者,并实行单人单间安置。医务人员按疑似病例做好相应防护。

57

所有新入院患者及其陪护人员均需持核酸检测阴性结果(低风险地区患者为入院前7 日内,中风险地区患者为入院前3日内,高风险地区患者为住院当日结果)办理住院,无核酸检测结果的患者不得收入普通病房。

58

病区报到时,需再次检测体温,查健康码,填写流行病学调查问卷并签字确认。流行病学调查情况应如实记录于病历之中,核酸检测结果随病历存档。

59

根据不同类别患者细化核酸检测要求和频次,应当将住院患者、手术患者和血液透析治疗等患者的核酸检测情况纳入术前讨论、会诊、查房等诊疗活动,并将检测结果等相关内容记入病历。其中手术患者要在手术前24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结果方能手术。

60

加强对患者的体温和感染相关症状监测,如出现发热、肺炎、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或消化道感染症状等,及时组织会诊排查。经专家会诊不能排除新冠肺炎患者时,医务人员做好防护前提下,将患者护送至隔离病房;确需急诊手术室,按疑似患者做好隔离防护工作方可进行手术,患者曾处区域(原病房、术后手术室等) 及时执行终末消毒。

61

患者住院期间, 原则上不得离开病区(需到其他区域进行必要检查时除外),不串病室,不扎堆聊天。病情允许时应全程佩戴符合国家要求的无呼气阀口罩。

62

病区原则上不允许加床, 严防人员聚集。

十、严格陪护和探视人员管理

(8条)

63

医疗机构全面实施非必要不陪护、非必要不探视制度。鼓励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实行无陪护管理,采取视频等方式进行探视。

64

确需探视或陪护的患者,应由主诊医生根据病情需要开具探视或陪护医嘱,由护长发放探视或陪护证明(如探视/陪护证、手腕带等)。探视及陪护人员进入病区前,必须持有探视证、陪护证,做到“一患一陪一证。

65

陪护证上应有陪护人身份信息及照片,确保人证一致。陪护人员在进入病区陪护前应提供一周内有效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阴性报告,经医疗机构确认排除新冠病毒感染后方可同意陪护。陪护人员相对固定,一对一陪护,不得随意更换;确需更换的,应经主诊医师同意并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等筛查,确认无新冠病毒感染后方可更换并发放新陪护证,原有人员陪护证回收销毁。陪护期间不串病室、不聚集。医疗机构对终末期患者可视情况安排1-2名陪护人员。

66

确需探视患者,非特殊情况按医疗机构规定探视时间进入病区,每次探视限 1-2 人,每人探视时间不超过30 分钟。特殊情况(如病情变化、诊疗操作需要等)进入病区时,医疗机构应建立紧急探视流程。探视期间, 探视人员应全程佩戴口罩,不串病房、不聚集、不扎堆。

67

病区要完善陪护人员的基本信息和健康状况登记,早晚一次测量体温并做好登记;每天至少清点、核查在院陪护人员1次,确保人证一致。陪护人员在陪护期间做好个人防护和手卫生,严格限制行进路线和活动范围,不得进入医护人员工作场所,不得随意离开病区。

68

医疗机构所有住院病区设置门禁或专人管理, 各类外来人员不得随意进出病区。对进入病区的所有人员进行严格核查和登记,注明进出时间(精确到分钟)。所有进入人员均需进行身份核查,测量体温,查验健康码,指导正确佩戴口罩,询问流行病学史。凡有异常情况者, 均不得进入病区。

69

陪护人员应在本院就餐,不得离院,外出病区就餐的,应减少在外逗留的时间。

70

多方式、多途径加强探视、陪护人员新冠肺炎防护知识宣教,注重强化手卫生知识教育。

十一、做好环境清洁消毒工作

(7条)

71

科学合理进行诊疗环境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加强隔离病区、人员密集场所、高频接触点、医疗废物处置区域表面的清洁与消毒频次,避免使用化学消毒剂对室外、人体、有人条件下的室内空气进行消毒,不使用高浓度含氯消毒剂进行预防性消毒。对发热门诊等高风险科室的环境和物表实施新冠核酸采样监测每周一次,其他科室每月1次。

72

做好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的处理,严格终末消毒。

73

加强医用织物清洁消毒管理,住院患者、急诊室患者应一人一套一更换,衣服、床单、被套、枕套至少每周更换 1 次;枕芯、被褥、床垫应定期清洁、消毒,被血液、体液污染时应及时更换,清洁、消毒。门诊诊间、治疗间的床单至少每天更换,有污染随时更换。

74

医用织物洗涤运输应专车专用,洁污分开,并有明显标志,密闭运送防止二次污染。接收及存放区域,标志应明确,避免交叉污染。

75

加强诊疗环境的通风管理,空气流向从洁净到污染;通风不良区域,注意加强空气消毒,有条件的可选用空气消毒机进行空气消毒。

76

严格做好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等的清洁消毒,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一灭菌”。

77

加强医疗机构食堂、行政办公区域等场所以及快递外卖、维修、物流配送等外来人员和物品的管理,需要时开展环境检测。

十二、加强医疗废物和污水管理

(4条)

78

医疗废物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医疗废物包装物、容器标准和标识》和《医疗废物分类目录》要求分类收集、运输、存放,各类废物无混放、溢出或泄露情况。医疗废物专用包装容器、警示标示符合要求,—次性医疗废物专用容器(如:锐器盒等)无复用。

79

医疗废物由医院专人、定时、定线、使用密封容器进行收集、运送,不污染环境。医疗废物运送人员应做好个人防护。

80

医疗废物交接登记内容完善,登记资料齐全。

81

医疗污水管理规范,有对传染病患者或者疑似传染病患者的排泄物及医疗活动过程中产生的污水进行消毒处理, 并对污水进行检测符合国家排放标准后排放,有相关记录。

十三、持续开展全员感染防控培训及应急演练

(4条)

82

有制定全员感染防控培训制度或方案,强化“人人都是感控实践者”的意识。

83

开展有针对性、持续、有效的培训,增强医务人员的防护意识,提高防护技能,落实基础防控措施,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院感培训内容、对象应覆盖全体医护人员以及管理、安保、后勤(包括外包服务)和陪护人员等,培训内容针对不同岗位特点设定,并组织培训及效果考核,有培训及考核记录。

84

加强对传染病、院感防控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演练,每年至少开展一次全院性的应急演练。

85

制定不同情形下的应急预案,例如在发热门诊、普通门急诊以及其他诊疗过程中发现新冠肺炎疑似病例,对发热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及院内排查,对疑似或确诊患者进行院内隔离、转运和终末消毒等。细化每种情形、每个环节的流程措施,具体到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开展桌面推演和现场演练,查找漏洞短板,持续优化应急预案, 提高实战能力。

十四、加强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和“应检尽检”工作

(5 条)

86

医疗机构工作人员一日两次做好体温及健康登记工作,有相关记录。对有发热症状或其他高度可疑症状的医疗机构工作人员,要做到应检尽检。

87

普通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和急诊等重点科室人员,开展每日健康监测和每7 天一次全员核酸检测。发热门诊人员轮转到其他岗位时,应在轮转当日完成核酸检测并出具阴性结果后方可轮转。

普通医疗机构其他科室人员,开展每日健康监测,每周开展一次抽样核酸检测,每周各岗位人员的抽样比例不少于20%,其中重点科室人员抽样比例不少于30%。。

88

对接触新冠肺炎疑似或确诊患者的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包含但不限于院前急救、转运、预检分诊环节及急诊科、发热门诊及其他相关科室的工作人员等),做到应检尽检。

89

对发生新冠肺炎职业暴露或可疑职业暴露的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做到应检尽检。

十四、加强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和“应检尽检”工作

(5 条)

90 对新入职的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做到应检尽检;对 21 天内从国内中高风险地区返岗及有可疑接触史的工作人员,做到应检尽检;对重点岗位人员——口岸、 海关、 边检工作人员, 负责入境人员转运安置工作的工作人员,多次往返公务或紧急公务豁免隔离人员;直接接触进口冷冻食品从业人员( 包括码头装卸、冷库搬运、分装等人员);内地籍跨境货车司机(包括内地接驳司机)、港澳流动渔民、国际航行船舶有关人员;社区三人小组、公安监管场所工作人员及流调人员、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工作人员;对外投资合作企业外派人员、留学生及因私出国人员;铁路、民航、公路、市内公共交通等交通运输服务从业人员;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全市发热门诊、医疗机构隔离病房、核酸采样检测等医疗卫生工作人员;各级疾控中心、街道预防保健所工作人员以及医疗机构现场评估有感染高风险因素的人员做到应检尽检。

十五、强化定点救治医院院感防控管理

(10条)

91

定点救治医院在收治新冠肺炎病例时,腾空独立院区,或相对独立的区域专门收治,实现患者闭环管理。

92

收治区域满足条件的三区两通道、供氧、通风、供暖、污染污物处理的设施条件,设有独立检验检查(检验、影像)区域、设备,人流、物流有效严格管控,严防与普通患者通道、流程交叉。

93

统筹协调医务人员,能够按照床护比不低于 1:2、ICU 病房医护比1:3~ 1:4准备医疗力量,确保一线医疗力量充足,不过度劳累。

94

严格执行轮转制度,新冠相关病例收治院区与普通院区工作人员应相对固定,普通院区轮转进入新冠病例收治院区时应排除新冠肺炎后方可上岗;新冠病例收治院区轮转进入普通院区时应至少隔离 14 天,并在第1天、第7天、第14天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排除后方可上岗。

95

医务人员合理排班,合理膳食,每天上下班监测体温。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的工作人员每7 天进行一次核酸检测,其中应急院区的工作人员每3天进行一次核酸检测,确诊病例清零后应急院区调整为每7天进行一次核酸检测。

96

定期组织开展医务人员全员培训,深化培训内容(如开展新冠肺炎相关特殊医疗技术如体外膜肺氧合机( ECMO)、呼吸机使用等)、拓展培训方式、临床科室每周至少开展 1 次院感防控分级分类培训,尤其是要加强安保、保洁等工勤人员的培训管理,做到全院工作人员每月 100%接受培训、100%考核合格。

十五、强化定点救治医院院感防控管理

(10条)

97

配备充足的院感专职人员及感控督导员。应按每200~250张实际使用病床位,配备1名医院感染专职人员的同时,增加感染防控专职人员储备并加强培训,收治新冠病毒感染者后应适当增加配备感染防控工作人员。定点收治机构应在新冠肺炎相关病例收治病区安装高清监控视频为感控督导员开展工作提供便利。感控督导员合理排班,职责明确,严格监督工作人员进出隔离病房的个人防护装备正确穿脱,指导做好手卫生等个人安全防护操作。

98

密切接触新冠肺炎相关病例的工作人员(含医务人员、保洁、保安等人员、院前转运人员)必须集中居住,医院做好管理保障工作。

99

定点救治医院原则上不陪护、不探视。

100

医疗废物处置规范。新冠相关病例产生的医疗废物和生活垃圾,纳入感染性医疗废物管理,放置于双层黄色医疗废物袋,收集时有效封口,喷洒有效氯 1000mg/L 含氯消毒剂于医疗废物袋表面或再套一层黄色医疗废物袋后,方可回收,标签应标注“新冠肺炎”。

说明

本表格中“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均指市第三人民医院

检查人员签名:

检查时间: 年 月 日 (表格来源:感染管理)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康界观点和立场。如有内容和图片的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guikequan@hmkx.cn)

着成语,新恋爱时代电视剧下载,有名的留学中介, http://www.xinzhiliao.com/zx/jinji/37735.html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免费网页建站,在线动漫网站,pos机免费送,
  • 编辑:孙宏亮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