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环保建材

大国粮仓如何炼成?智能化粮仓用上了“黑科技”

  储备粮口感为什么越来越好了?智能化粮仓用上哪些“黑科技”?

  9月29日,以“端牢中国饭碗”为主题的公众开放日活动在中储粮成都储藏研究院举办。一批来自机关、企业、医院、高校的市民代表走进中国唯一专门从事粮食储藏科学研究技术与开发的中央级科研机构实地探访,零距离接触这守护大国粮仓的科研重地。

  肉眼赛机器

  用手术刀解剖谷粒的

  “粮食医生”

  小麦感官检验、小麦硬度指数测定、小麦呕吐毒素快速检测……在中储粮成都储藏研究院总公司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记者和参观群众一起目睹了粮油质量检查样品检测工作流程。

  其中,小麦感官检验吸引了记者的注意。只见检验人员凭着肉眼,拿着镊子一粒一粒地把麦子颗粒按品质分类出来。据了解,小麦感官检验需要经验丰富的检验员准确按照国家标准通过感官判断,识别粮食的不完善粒。如果检测人员对粮食的外观有疑问,还会用手术刀切开谷物,以分辨其内部有没有生虫或霉变。

  之后,记者来到仓储工程中心。工作人员指着一堆蓝色电缆说,现在所有中储粮负责的中央储备粮仓内都已经实现了半智能化,仓内都铺满了这种电缆,上面有摄像头和传感器,可以随时反馈粮食储存情况。

  氮气气调、内环流控温……

  “黑科技”让储备粮

  也越来越好吃

  “你有没有发现,现在储备粮的香味和口感都保持得越来越好了?”中储粮成都储藏研究院副总工程师付鹏程对绿色储粮新技术和智能化粮库进行了介绍,为了保质保鲜,目前中央储备粮仓主要利用智能化粮库系统、氮气气调智能控制系统、内环流控温储粮技术进行储粮。

  据付鹏程介绍,该院从2007年开始开发氮气气调智能控制系统,实现了氮气浓度实时在线检测与分析、现场阀门和排气风机远程分布式自动控制、制氮机房在线状态监测、手机短信通知服务等功能。

  “南方主要是‘控温’和‘控气’。”付鹏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解释道,所谓“控气”就是氮气气调储粮技术,通过一些技术手段和措施,使整个大粮仓里面充满氮气。当粮仓内氮气的浓度达到98%以上时,能够有效地抑制和杀死储粮昆虫。

  当虫卵都被杀灭时,系统会将氮气浓度自己下调至95%,维持粮食微小的呼吸代谢。配合控温技术,粮食保鲜能力大大提高。截至2018年底,成都储藏研究院已指导直属企业完成了1500万吨以上的氮气气调储粮工程的建设。

  北方粮仓则主要利用内环流控温储粮技术。他说,“三北地区” 年温差变化大,仓房隔热性差,粮堆 “冷心热皮”现象明显。内环流控温储粮技术,将粮堆内部的干冷空气从通风口抽出,通过隔热环流风管循环到仓内空间,降低仓温、仓湿和表层粮温,均衡各层粮温。截至去年底,该系统已在山西、吉林、新疆等分公司的150余家直属企业中推广应用。

  据了解,中储粮成都储藏研究院有限公司成立于1965年,2004年转制为科技型企业,是我国六个国家级粮食科研单位中唯一专门从事粮食储藏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的科研机构。(记者 曾那迦 李彦琴)

  原标题:大国粮仓如何炼成? 智能化粮仓用上了“黑科技”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