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建筑材料  涂料壁纸

府河建材市场(建材大市场)

府河建材市场(建材大市场)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本公众号

文 • 旻轩

图 • 木综厂、网络

在成都还有一家因府河漂木而生的企业——成都木材综合工厂以及后来发展出来的大名鼎鼎的成都府河桥市场。地处成都市二环内的黄金口岸,上世纪90年代初建成的府河建材市场辉煌一时。提到木综厂、府河桥,老成都都知道那里的家居建材品种繁多、价格相因,搬家买建材总是要去府河市场选一选。2018年7月1日,成都府河桥市场全面启动搬迁,又一个承载了许多成都人记忆的地标性建筑将彻底消失,但是它背后的那段历史不应该消失。木综厂和府河桥市场的发展历程具体而微地体现了这个城市的发展步调,也是一家国有企业典型的发展之路。

木综厂的前身

追溯成都木材综合工厂的前身,就要从两个工厂说起。一个是成都胶合板厂,一个是成都制材厂。木综厂是由这两个厂合并而来的。这两个工厂说起来都不简单。

成都胶合板厂是原国民党航空委员会下属企业。1939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华北大部分地区沦为敌占区,原设在江西省境内的国民党航空委员会迁入成都沙河堡,下设有空军指挥部、航空研究院等部门。1940年以后,根据空军作战需要,先后建立了三个军工厂,即飞机修理厂、鹿皮厂和层板厂,隶属于航空研究院管辖。层板厂建于1942年,原厂址在青羊区中同仁路,第一任厂长由研究院器材系主任于仲魁(空军少校军衔)兼任;1946年由留法回国的邓楷举任第二任厂长。工厂实行军事管理,设生产组、技术组、器材组、总务组四个职能组;职工统一着空军服,均得集体参加国民党。

层板厂设备来自于美国。1940年初,航空研究所派陈方汉(后任厂技术组组长)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学习,并订购全套胶合板生产设备。但是由于东南亚战事扩大,日军切断中缅陆路交通,仅有热压机、锯边机、研磨机、涂胶机、无纸拼缝机5台到达成都,旋切机等几台设备无法到达,设备不配套。于是,不得不用一台镗床改制成旋切机投入生产。主要生产航空胶合板,用于机翼和护翼;还有生产飞机副油箱,以及小规格竹席板,用作法兰盘的连接板。

1949年12月28日,成都和平解放。解放军接管了层板厂,并划归西南空军司令部川西航空站管辖。1954年,行业归口,正式纳入西南森林工业管理局管辖,更名为成都胶合板厂。

成都制材厂的设立就有些戏剧性了。可以说是苏联水利专家与铁路专家斗争争取来的。1952年,川西行署伐木公司总经理曹凯与原苏联制材专家波洛文根等到九里堤考察,发现砍伐的原木在劈成方材后,放入水中逐流而下,不可避免受到冲撞,木材损失较大。于是,建议在贮木场附近修建木材加工厂。

当时,支援铁路建设的苏联专家提出,封家碾片区属铁路建设规划区,不能建木材加工厂。这个封家碾现在成都人很少有人知道了,早年间这里是一个渡口,位置就在现在的西北桥。木材专家与铁路专家发生争执,但最终经商议,木材加工厂还是要建。西南森林工业管理局将建厂理由和要求上报中央林业部。1953年,林业部正式批准修建成都制材厂,列入第一个五年计划156个重点建设项目之一。场址成都外北封家碾。北界四川客运中心和成都铁路局木材厂,南临一环路北二段,东北角距成都火车北站一公里,有铁路专线连接。府河由北至南纵贯厂区。

成都制材厂由苏联木材专家波洛文根规划,借鉴重庆茄子溪制材厂建厂经验。1954年4月动工,1955年投产,当年生产板材6348立方米,实现工业产值87万元。1956年建成细木工车间,设计能力为年耗材5000立方米。1958年,为赶生产,修建了一个800平方米的简易车间,7月1日投产,得名七一车间,车间只有一条生产线。

1958年,成都制材厂与成都胶合板厂合并,更名为四川省林业厅成都木材综合工厂。

1970年曾下放至成都市第一轻工业局,1981年,收归省林业厅。

府河纵贯木综厂,河西现存部分宿舍区

二环路带来的商贸机遇

工厂先后建成了细木、胶合板、纤维板、刨花板、制胶、塑料贴面板、板式家具、软床垫、水泥纸袋等生产线。有为生产提供配套服务的车间,有保证生产用电、用水的动力车间、提供蒸汽的锅炉车间、机修车间、原材料采购及运输汽车队。同时,像当时许多大型国有企业一样,生活附属设施和后勤部门齐全,医院、子弟校、幼儿园、俱乐部,以及河东一食堂、河西二食堂等,自成一个小社会。

成都木材综合工厂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

家居建材装修常识:卫生间的插座要注意用电保护。

第一阶段为1954-1966年,从成都制材厂算起,处于建厂发展时期,初步形成制材、家具、层板、刨花等生产能力,配套水电、道路、住房等生活设施,工厂处于边建设、边生产阶段。1961年4月9日,朱德总司令视察工厂,肯定了工厂对经济建设作出的贡献。

第二阶段为1966-1976年,文革期间生产处于半停滞状态,建成了接成都贮木场南端、长2.17公里的铁路专线;

家居建材装修常识:在线槽的水泥表面批腻子之前表面处理很重要。

第三阶段为1977-1992年,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企业开始了一系列的改造。这个阶段,国家对森林资源保护力度不断加强,森林限伐,原材料供应受到限制。企业虽然完成了技术升级改造,甚至1985年从日本、瑞典、原西德引进四川第一套板式家具和软床生产线,但是产品仍然较为单一,没有经营意识,质量虽优,销路却不好。木综厂党委书记孙梅回忆说:她现在用的床垫还是那个时候厂里生产,是作为工资抵给她的,弹簧弹性现在还很好。

1992年,企业已经多年亏损,原有的纤维板、胶合板、制材、造纸、家具、塑贴板、动力等11个生产分厂(车间),大部分关闭或转型,仅剩塑贴板厂、家具分厂勉强维持生产。

第四阶为1993-2011年。改革开放进入新时期,成都二环路通车为困境中的企业带来了新的契机。

1991年8月成都市二环路全线通车,二环路北二段正好从木综厂的原木堆场通过,把木综厂分成南北两大块。此时正是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发展的初期,国务院有关调整增大第三产业比例的精神对国有企业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加之林业资源萎缩,林业部已下达了减少采伐,更新育林,保护森林资源的通知。在这样特定环境与国家政策的指导下,木综厂分析研究,决定把二环路临街开发成商业店铺,在临街两侧纵深开发市场,并与金牛区工商局联合成立火车北站府河桥综合市场:路北以小食品批发为主,路南为钢材批发为主。1991年5月动工,12月建成,当月16日登记进场试营业,1992年8月6日正式开业。

由于二环路的形成,临街两侧逐步形成口岸并活跃起来。府河桥地区东邻川陕公路,是成昆、成渝、宝成铁路物资的集散地之一,加之木综厂的铁路专用线,交通十分便利。很快,迅猛发展的势头让工厂看到了大市场的前景。1995年,工厂决定与金牛区工商局一起组建升级版的成都府河桥市场,开始了三产行业化、市场专业化的发展之路。新市场以小食品市场为龙头,建材市场为依托,成立专业管理机构成都府河桥市场管理委员会,常设机构由市场经营科、财务科、保卫科、管理办公室组成。市场辖三个交易区:小食品交易区(由路北一区、路南二区组成),建材交易区、钢材交易区,后改为装饰材料交易区。1995年6月18日,成都府河桥市场正式成立。

1997年,成都府河桥市场经营品种达1000多个,年销售额20亿元左右,有1400多户国有、集体、个体经营户入驻。现在著名的富森美家居最初就曾是这里的普通商户,后来逐步成长为体量巨大的家具建材大卖场。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府河桥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入驻商家3200多家,经营面积14.5万平方米,每天人流量4万以上,成为了成都西北面一个标志性市场,也是金牛区大市场大商贸的一个代表。

府河桥市场 摄影:冷冰(远处可见二环路,左侧府河)

北门转身

到2010年前后,木综厂基本完成了由生产型企业向商贸流通型企业的转变,形成了以建材装饰材料市场为主业,兼营宾馆、钢模租赁、塑料贴面板生产、家具生产等产业的跨行业经营格局,下辖府河桥市场十二个交易区及塑化板厂等两个生产企业、月亮岛宾馆等五个经营单位,成为多元发展的企业。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们对装饰装修需求的个性化、多元化,建材批发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二环路以内货车的限制,曾经的黄金口岸越来越显出劣势,市区内的批发市场逐步向城外转移,府河桥市场的发展面临新的瓶颈。宜家、红星美凯龙、富森美家居等家居行业新兴企业攻城略地,曾经的行业领跑者逐渐落后,变成了跟跑者,老牌企业再一次走到了转折点上,改造升级势在必行。2018年7月1日,成都府河桥市场全面启动搬迁,10月1日起关闭停止经营,10月9日起进入全封闭施工阶段。成都府河桥市场商标将继续在成都国际商贸城使用,原址则将升级打造为一个新型生活社区。

纵观成都木材综合工厂的发展,作为一家典型的国有企业,经历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也见证参与了成都市北门大商贸大市场的发展历程。不久的将来,这里将出现一个集家居购物、商务办公、生态家居为一体的特色街区,木综厂也将面临新业态、新发展模式的考验。

府河漂木和建北门的历史讲完了。

大历史中少不了人的故事。如果你也曾是木二代,欢迎把你的回忆告诉我们。投稿邮箱如下:

征稿

投稿邮箱:1377257980@qq.com

木二代的回忆:

微信号:cdfzjn

金牛区数字方志馆

家居建材装修常识:水管尽量不要从地上走,最好是走顶。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