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美的石头会唱歌 厦门通过“石文化+”做精做强石产业链
▲2021年厦门石材展,做到半厘米薄的环保水磨石像布料一样被挂起来展示。(厦门日报记者 郑晓东摄)
石头,是大自然给予人类的馈赠。自身没有什么石头资源的厦门,却出乎意料地将石头“玩出了世界级高度”。
全球最大的石材展会,全球石材的贸易中心物流中心,中国石材进出口最大口岸,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全省名气颇大的中华奇石馆、石文化园……这座高素质高颜值的城市,打破石头“冰冷”的设定,赋予石头文化艺术、科普教育、工业设计、产业经济、科技研发、城市美学等诸多高附加值,让这些大自然的精灵走进大众日常、走进城市建设、走向全球商贸,焕发现代魅力;让石文化链接自然生态、优秀传统文化,在科普、文化、艺术领域绽放璀璨光芒。
这个暑假,嘉嘉有很长时间都泡在中华奇石馆里,一件件细细观察这些未经人工雕饰的石头,记录它们的形状、大小、石种,上网查资料寻找这一石种的来源。中国观赏石协会高级顾问王尊文与奇石结缘20多年,每到寒暑假,他便泡在馆里,当起义务讲解员,向孩子们讲述中国奇石文化和自然造化之美。
形似雄鹰的白蜡石、状如泰山顶峰的九龙璧、超4.4亿年的震旦角……位于同安古龙酱文化园的中华奇石馆,分了七大主题——锦绣山河、天开图画、奇珍异宝、动物奇观、远古留痕、人生百态、美食天地,摆放了100多种1000多件奇珍异石,是省、市科普教育基地,一到寒暑假都会迎来一拨拨中小学生。每到此时,馆里也会更新一些馆藏,让孩子们看到各种不一样的石头。
“这是一桩黑檀木的化石,它石化前被虫蛀了,你往里面看,树缝里密密麻麻的小虫也成了化石。木头变成石头不稀罕,有脊椎的动物变成石头也不稀罕,但软体动物变成化石却极罕见、珍贵,不仅有观赏、收藏价值,还有科研价值。”王尊文也是中国收藏家协会顾问,对这些奇石,他如数家珍。
中国有漫长的赏石传统,赏石艺术也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厦门有不少赏石玩家,许多作品获国内奇石展比赛金银奖,福建省观赏石协会就把会址放在厦门。
“石头不是冰冷之物,有温度有生命,是大自然给予人类的馈赠,更是人类文明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在王尊文看来,可以通过各地石头一览祖国大好河山,既可观自然又可思人生。他经常用展陈的奇石,向前来参观的孩子们讲述人与自然的关系,品析其中蕴含的哲理,激发青少年爱国爱民情怀。他为一块酷似元宝的石头写了一篇注解《钱是什么玩意?》,文内说,“有什么样的金钱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过了金钱关,方得真自由,否则这一生钻在金钱里,对人生旅途中再好的风景也无心欣赏。”这篇注解还被厦门一所小学的校本作业选用。
退休后,王尊文遍访祖国山河,收集石头,弘扬石文化,赏石艺术让90岁的他越发精神矍铄,身心康泰。
李雅华拿起钢錾,花了一年,在一块石头上砸下12亿个点,创作出以“金陵十二钗”为主题的《兰闺雅集》。金砖厦门会晤期间,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许多外国元首被这幅影雕作品所震撼,赞其“在石头上绣花”。
这位国家级非遗项目“惠和影雕”第十六代传承人,在厦门为石头办起一个全省最具规模和代表性的文化园——惠和石文化园,汇集了一批非遗匠人,在石头上雕刻、“绣花”。儿子戴毅安国外留学回来后,也接过母亲手中的钢錾,成了第十七代传承人,并在传统影雕作品中创新融入时尚、现代元素。一块块原本平淡的石头,在他们手中变得丰富生动、栩栩如生,成了艺术品。
李雅华被人称为“铁石绣娘”,她不仅在石头上画画,还带着匠人将石雕技艺运用到古建修缮、主题艺术景观等领域,如厦门铁路公园廉政文化长廊、闽南古镇翔鹭妈祖庙、钟宅立面改造提升等。遍布厦门街头的许多艺术雕塑,《惠安女子》《肩负》《小白鹭》《音乐女神》《大海音乐》《万马奔腾》和书法广场等,也都出自惠和工匠之手。
“这些石头艺术品展示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髓,不能只陈列在展厅、家中供人观赏,而要和城市的高颜值之美融为一体,为城市美学增色。”惠和董事长李雅华说,“老祖宗的这门技艺,必须融入每个时代、融入城市建设、融入现代生活才有价值。”
在这些新老石匠手中,厦门石雕艺术这篇文章越做越大,成了石文化产业。以惠和为龙头的石雕影雕产业链正不断拓展,“修、造、美、游”等业务提升着石雕艺术的产业价值。
如纸一样薄,只有1-2毫米的厚度,但它却是石头。表面保留了天然岩石纹路和肌理,又具有了能弯能曲的韧性。前不久举行的中国厦门国际石材展览会,这款超薄石材一亮相,吸引了很多人。
持续了22届的厦门石材展,展览面积从不过4000平方米到如今16.2万平方米,从地方性产业发展到如今全球最大石材展,覆盖全产业链,沟通全球石材贸易往来。业内评价,厦门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石”尚秀场,每届石材展,境内外石材客商都把全世界各种异彩纷呈的石头搬到厦门,在这里首发最新石种,用时尚的方式大秀一把。全球石材业界的最新行业成果、新晋设计师和他们的作品,也借机在此发布。
这个展会,不仅成为行业风向标,更收获大量订单,很多客商满载而归,“点石成金”。仅这届展会,首批约500家核心买家单位就与厦门石材展品牌供应商在线下相聚,达成各种合作意向。老牌石企福建东星建设发展集团董事长蔡金星直言,“厦门石材展对中国石材走向世界做出了重大贡献。”
“早些年的厦门石材展,常会在展厅里看到巨大的荒石料,用各种拖车运进来,这些年,你已经很难看到这样的荒石料了。”一位业内人士说,厦门石材展越来越注重创意与设计,由粗犷走向集约、传统走向现代、低附加值走向高附加值,这既是业内新风向,也和厦门的城市气质更为匹配。
蔡金星也表示,无论是石材企业,还是石材展,都越来越往“展设计、展艺术”方向发展。东星集团对高端天然石材进行细分,赋予新工艺、新智造内涵。今年厦门石材展,东星集团便展示了以石材余料研发智造的无机水磨石,并融汇设计师的先锋理念应用于实体项目,演绎出石材的文化价值和美学价值。
在厦门石材展组委会有关负责人看来,石材是最古老的建筑材料之一,进入石材产业转型升级的新阶段,石材展更要与建筑、设计、创意水融。这几年厦门的石材展,都在探索石材应用的无限可能。石无限设计展总策展人小杰认为,要结合设计、创意与科技,让冰冷坚硬的石头变得温暖柔软带有情感,让石头在日常生活中“用”起来。
一位巴西小伙子马科斯·卡尔代拉,前几年到厦门学中文。到厦不久,他就在这发现石材商机,开始从事石材贸易。仅几年,生意越做越大,他的公司成为中国对巴西出口石材的重要公司。
石材,是中国与金砖国家间主要的贸易商品,这其中,三成石材进出口在厦门。当前,厦门正着力推动金砖创新基地建设,石材贸易是其中的大项目,经过厦门生产加工的石材产品在这些国家也有广泛销路。
厦门软件园三期,有一家企业被称为“石头城”。它服务了7000多个工程,入驻平台供应商超30000家,全网司机43000多名,实现每块石头从生产、销售、交付使用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这是厦门石头城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在行业首创的石材交易“天眼系统”。通过一块巨大电子显示屏,石材交易的全过程、物流运输的最新动态全都一目了然。“石头城”创始人王海明直言,传统石材行业存在“散、乱、小”的问题,行业经营也不够规范,数字化大大提升了交易效率和规范程度,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作为金砖创新基地首批签约项目,石头城旗下商城主营金砖国家石材进口贸易的供应商达1000多家,石材品类700多种。身处厦门这个全球石材的贸易中心、物流中心,石头城正积极推动金砖国家石材数字产业园建设,撬动全球的石材市场,助力国内国际“双循环”。
福建的石材生意是出了名的,出口长期位于全国首位。石材资源也丰富,比如福建花岗石,品种很多,许多种类都曾在国内外石材市场出尽风头。虽然厦门自己没啥石头资源,也没多少石材加工厂,但厦门的不少邻居都拥有石材加工产业集群优势,周边地区聚集了6000多家石材加工企业。隔壁南安,是全国最大的石材集散地,2021年公布的中国十强石材企业,南安占了9家。
而厦门,拥有国际大港、国际性的海陆空交通枢纽、现代化服务设施、成熟的会展业,邻居们加工的很多石材,借助厦门展示,通过厦门港口发往世界各地,也从厦门口岸进口全球石材。处于石材产业链不同环节,厦门与邻居携手,成了全球石材产业版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成就一个世界级的产业集群。
为做大做强石材贸易,厦门制订了一系列扶持措施,比如在全国率先出台鼓励石材进口政策,比如科技赋能搭建“交易天眼”。如果说一开始,厦门瞄准的只是石材贸易,但逐渐的,这个全球石材的贸易中心、展览中心、物流中心,充满创意地把石头与城市发展的方方面面融合在一起,石头+会展、石头+文化、石头+设计、石头+科技、石头+建筑,传统的石材产业被赋予了中国几千年深厚文化内涵,又与各种新经济密切相连,迸发出无限的可能性、生命力和新动能。
- 标签:石头的建筑
- 编辑:孙宏亮
- 相关文章
-
精美的石头会唱歌 厦门通过“石文化+”做精做强石产业链
▲2021年厦门石材展,做到半厘米薄的环保水磨石像布料一样被挂起来展示
-
建材检测(建材检测报告)
建筑工程材料主要内容包括天然石材,气硬性胶凝材料,水泥,混凝土,建筑砂浆,墙体材料,建筑钢材,防水材料及沥青混合料,木材,建筑塑料,建…
- 建材检测(建材检测员的工作内容)
- 建材项目(建材招商)
- 高桥建材市场(庆安建材市场)
- 高桥建材市场(长沙高桥建材市场)
- 建材世界(建材世界属于什么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