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剽15年,被舆论倒逼道歉,郭敬明终于不用再纠结他叫啥了
2016年5月3日,《爵迹》全国路演最后一站回到上海,矮小瘦弱的郭敬明疲态难掩,在映后见面会上突然情绪崩溃。
“是不是因为我叫郭敬明,所以做什么都是错的?是不是只有我死了,你们才不会说《爵迹》?”
话音刚落,坐在旁边的好CP陈学冬宽慰说,郭敬明在外界看来是坚强的巨人,但其实他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台下的粉丝们起此彼伏,大声喊着“小四好棒”、“小四我们挺你”......这样的场景不可谓不温暖感人。
而出了著名文化商人郭敬明自己的“四维圈”,更广阔的互联网天地,铺天盖地泛滥着无情嘲笑抵制。
集合了11家出品方、超过10位超人气流量明星的《爵迹》,票房口碑双双遭遇滑铁卢,仿佛全网都对“郭敬明”三个字深恶痛绝。
郭敬明真切感受到了舆论场对他的认知情绪的积累性变化。
负面,争议,从郭敬明成名那一刻起从未停止过。作为一个坐拥出版帝国的成功商人,郭敬明曾对媒体用“香港四大才子”之一倪匡的话为自己辩解:作品只分好看和不好看的,好不好看,销量决定,其他都是白搭。
郭敬明11次登上“福布斯名人榜”,7次登上“中国作家富豪榜”,且4次位居榜首;纸媒衰落,郭敬明敏锐嗅到娱乐影视行业流量潜力,转行当导演,《小时代》系列电影票房十几亿,顶流簇拥,风光大盛——即使争议不绝,评价堪忧,在郭敬明“销量证明一切”的成功学体系里,他就是大师。
但没想到刚尝到甜头的“娱乐资本公式”:郭敬明IP+流量明星盛宴,出乎意料地拉胯了。
《爵迹》一败涂地,说声不绝于耳,沉重打击了郭敬明的体系。故此,郭敬明发出了愤懑的灵魂追问——是不是因为他叫郭敬明?
这个饱含委屈的问句,在一片向说的网友看来,分明是“哭着叫着像个孩子在胡闹”,联系到郭敬明此前的种种负面,不仅没有起到博同情的效果,反而为鬼畜文化贡献了无数欢乐源泉。
反感之余,网友不忘贴心为郭敬明答疑解惑:“跟名字没关系,是因为你抄袭”。
抄袭,一直被外界视为是郭敬明的“耻辱柱”。
网上从来不乏关于郭敬明抄袭的“科普”、“盘点”,这些被扒出的相似之处,不算什么有力证据。
把郭敬明钉在“耻辱柱”上的,是2006年作家庄羽状告郭敬明抄袭胜诉。
这桩持续2年的著作权纠纷案,最终认定郭敬明小说《梦里花落知多少》对庄羽小说《圈里圈外》整体上构成抄袭,判决郭敬明和春风文艺社赔偿庄羽经济损失20万元,停止销售《梦里花落知多少》,并责令郭敬明在报纸上公开道歉。
抄袭已有法律定论,但郭敬明的应对是:可以赔钱禁售,但绝对不会道歉。
当时郭敬明背后的团队,认为败诉是郭请的律师不给力,力图一步步通过设计人设来扭转他的公众形象。
郭敬明自己也很清楚,他说道歉是个“原则问题”:咬死不道歉,不仅能“虐粉固粉”,还能制造热度;一旦松口道歉,等于自认抄袭,他的小时代才刚刚开始,决不能止步于此。
那些年,郭敬明对“抄袭”一事始终刻意回避。
05年抄袭案沸沸扬扬,郭敬明接受《文化访谈录》采访,尽管他事前一再要求不回答任何与抄袭相关的问题,主持人马东还是远兜近转地步步逼近,他无比窘迫,频频捋发,甚至以上厕所为由躲着痛哭。
抄袭案宣判时,搭档痕痕回忆,“他一下愣住了,站着不动。后来,他回了房间,我估计在房里大概有哭过,出来后,眼睛红红的,一声不响”。
而几年后在《可凡倾听》录制现场,主持人曹可凡小心翼翼问到,如何看待他的某部作品“被认为与别人的某部作品有些相似”?
郭敬明云淡风轻,给出了使用过多次的“标准答案”:没有人能靠抄袭一直走红,而我已经红了十年,相信时间会证明我到底有没有才华,时间会反证当年谁是谁非。
从最初的仓惶不敢面对,到后来的淡定不当回事,郭敬明的心态强大显而易见,当然,诡辩话术纯熟也显而易见。
骗人先骗己,自己都信了,别人不信也没辙,用郭敬明自己的话来说,这叫:“你可以永远不喜欢你不喜欢的东西,但请允许他存在”。
2022年最后一天,死扛了15年的郭敬明竟然向庄羽公开道歉了。
道歉长文中,郭敬明表示愿意面对自己的错误,将《梦里花落知多少》线上线下所有版税收益全部计算汇总后赔偿给庄羽,并向庄羽、公众、所有作者和中国来之不易的创作环境道歉。
对于这份迟到了15年的道歉,多数人评价是“哈哈哈”。
你看小四把这些年拒不道歉,粉饰为“年少轻狂的虚荣与抗拒”;明明是自己抄了别人,却以受害者姿态,说抄袭事件是他“无法愈合的伤口”;文中甚至还挖了个道德绑架的坑:“如果庄羽女士不愿意接受,我会把这笔钱捐给活动慈善机构,接受公众的监督”......
如此清新脱俗的抄袭者道歉,还真就是因为他叫郭敬明。
郭敬明曾在接受《人物》专访时,口气冰冷地蔑视这个物欲社会:“你是没有办法靠一己之力改变这个社会的,但是你可以去学懂它的规则,然后去玩死他们”。
年少成名,春风得意;金光闪闪,杀气腾腾。郭敬明自负是深谙资本社会明暗规则,且有能力操纵摆布资本的那个“天选之子”。
自称“霸总”,高调炫富,灌输物欲,偏好男色。
郭敬明从不掩饰他的野心和兴趣,在他的体系里,他就是“凡尔赛本赛”。
身份还是作家是,郭敬明很自信,“只要有人写中国文学史,绝对避不了郭敬明三个字,他如果避掉郭敬明三个字,这本书就是不公平甚至缺失的”;
决定投身影视行业,还是很自信,“这次我进影坛,一定会像当时我进文坛一样,震死他们”。
郭敬明为什么那么自信?除了与生俱来的过人天赋,他更得感谢这个最好与最坏、天堂与地狱矛盾交错的流量时代,更得感谢给予他源源不断创作原料的作者。
三更灯火笔耕、抓耳挠腮创作,却被郭敬明轻而易举“借鉴”的那些作者们,才是《作者请就位》的舞台上,应该得到S卡的人。
时间没有反证郭敬明所谓的“无辜”,舆论越来越不喜欢郭敬明。
争议带来的热度无法帮他扛起票房,反感他的队伍日渐壮大,反噬他的力量越来越强。
中国电影文学学会行业发出文,呼吁媒体、平台要有弘扬正义的价值导向,不要为了流量一味炒作。继而156名影视从业者联名抵制劣迹作者,点名有抄袭案底但拒不道歉的郭敬明、于正。
随后,郭敬明导演新作、正在热映的《晴雅集》紧急下线,于正当导师的《演员请就位2》推迟播出。
然后大家都知道了,郭敬明白剽15年后终于公开道歉,白剽了琼瑶阿姨6年的于正也紧随其后。
两个“缝合巨匠”先后道歉,实在是活久见的盛况。
可见社会一旦动真格,没有什么“原则问题”,也没有什么“成功学体系”,郭敬明也不用问“是不是因为他叫郭敬明”——他心里其实比谁都清楚啊。
在被抵制中成长为诡辩大师,连迟来的公开道歉都是满满的套路味,精明商人郭敬明包裹华丽却虚弱贫瘠,尽管他的道歉是“被迫营业”,但不能否认它对作者和中国来之不易的创作环境确有警示裨益。
这次,郭敬明终于不用再纠结他叫啥了。
- 标签:企业养老保险缴费比例,重生之再嫁前夫多肉,night terrors,
- 编辑:孙宏亮
- 相关文章
-
白剽15年,被舆论倒逼道歉,郭敬明终于不用再纠结他叫啥了
2016年5月3日,《爵迹》全国路演最后一站回到上海,矮小瘦弱的郭敬明疲态难掩,在映后见面会…
-
杜琪峰和他的银河帝国之初创元年:颠覆一切,一黑到底
银河初创伊始,作为掌舵人的杜琪峰忙于公司行政事务的打理,基本只是以监制之类的身份参与…
- 李易峰苦等《动物世界2》,韩延没时间拍,下部戏依旧轮不到他
- 徐克前传:风云激荡,成名之前,他的经历比电影惊心动魄一百倍
- 暮光之城的黑暗面 现实生活远比幕后精彩 他们从阳光走向阴霾
- 张译演绎的老算盘从头怂到尾,他的信仰是活着
- 专家解读徽派民居特色:大多木结构不易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