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传统建材

太平村--旅游频道_权威全面报道旅游--人民网

  丹口镇太平村位于城步苗族自治县县城西南11公里,巫水河下游,城南公路穿村而过,交通十分方便。太平村是明朝开国元勋蓝玉的故乡,村中遗存的故居现有太平桥和蓝氏宗祠,宗祠北面山坡上建有蓝玉墓,宗祠东为凤凰山,西为丹口镇政府所在地,南为松树林,北为城绥公路,扶城河由西向东至沉江渡注入巫水。

  蓝玉为明开国元勋,苗族,出生于城步图扶城峒枫木林(今丹口镇太平村)。史载:先祖蓝昌见于五代初随“飞山蛮”首领杨再思献地归楚有功,封“世守扶城”。蓝玉系蓝昌见第十四孙。元末,湘西蓝氏参加了少数民族起义,失败后,蓝玉随父母被遂放至安徽濠州(今安徽省定远县),蓝玉便在定远长大。其时,朱元璋起兵淮西,蓝玉投入其部。先在姐夫常遇春帐下任职,因智勇双全,临敌果断,所向皆捷,明太祖视为大将之才。在常遇春的举荐和提携下,引起朱元璋的重视,使之步入青云。先随徐达、常遇春转战安徽、江西、湖北、浙江、江苏、福建等省,后又从傅友德平定贵州、云南、四川,屡建奇功。中山王徐达、开平王常遇春去世后,蓝玉总领大军北征大漠,奏捷京师。后又督建四川城池,讨平甘肃、陕西,为明朝统一开创了基业,堪称开国勋臣。1379年封永昌候,1387年封大将军,1388年封凉国公,后为朱元璋所嫉,于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诬以谋反罪诛族,享年55岁。蓝玉诛族时有一侍妾有身,西平候沐英与玉同乡,诛非其罪,不忍绝其世,匿侍妾于府中,遗父生子昌建。蓝氏之居扶城者皆惧祸改姓秦。蓝昌建长于黔国府。至成化初子孙俱已成立,黔武僖工—后知禁网已解,且念先王之墓之祭扫,示昌建率其眷属归属籍扶城,嘱其世守王坟,于是扶城始复有蓝姓,今湖、广、云、贵、川蓝氏还扶城迁徙者多为蓝玉后裔。

  据城步丹口蓝姓族谱《蓝氏墨谱》和清道光年间撰写的《宝庆府志》,以及康熙《城步县志》记载,明成化年间(公元1465年-1487年),也就是蓝玉被杀七十年后,蓝玉遗腹子蓝昌建子孙繁盛,而“蓝狱”禁网日渐废驰,黔国武僖公沐琮(沐英孙)命蓝昌建回原籍城步扶城“世守王坟”,并回祖籍扶城修建了蓝氏宗祠,内设有蓝玉、沐英、常遇春等先祖塑像,供后人瞻仰祭祀。昌建回扶城后,即在原住宅处修建了“太平桥”,其后人于隆庆五年(1571年)在枫林寨修建了蓝氏宗祠,还在太平桥东南旁修筑观音阁。

  观音阁于1953年被拆毁开田。太平桥于三年被火烧毁,八年又补修,新桥共16排木架组成,中间有阁楼,供奉佛像,桥宽4米,长30米,高8米,两头为斗拱结构,1958年修公路时被拆毁北端桥头。蓝玉故里1981年公布为全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又由政府拨款,群众捐助,恢复了桥头,并加油漆彩绘,使其更加美观大方。2002年5月19日被公布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蓝玉故里始建于明隆庆五年(1571年)。原为蓝氏宗祠,后为纪念蓝玉,更名为“蓝玉故里”。21年至23年(1932-1934)曾先后扩建。祠又称为祠堂、家庙,是供奉先祖神主牌位的地方,同时也是宗族事务管理的场所和机构。宗祠建筑的一般形式包括龛室、大厅、回楼。龛室供奉祖先神主牌位,庄严昭穆;大厅是用来聚集族人行礼的地方;回楼是用于接待宾朋和宣讲宗族经旨,在两侧的厢房有些还会设置义学供子弟读书。

  宗祠正门顶上的石楹用正楷墨笔写着“蓝氏宗祠”四个苍劲有力的字,正门两侧的柱子上有副对联:创立功成继续黔国,重光伟绩绍恢汝南。“黔国”指的是明朝初年的黔国公沐英,“汝南”指的是蓝氏始祖汝南郡主。对联的大意是要继续黔国公的事业,并重新恢复汝南郡的风光。

  蓝氏宗祠分为戏楼、中堂、主堂三个部分。前厅为戏楼,戏楼(即牌楼)共有四排三间,中间为戏台,台面宽约六米,总高约八米。中堂西端通向山墙,有两间阁房相连,当是议事的主要场所;左侧厢房两间,旁边树有黔宁王沐英的大石碑。主堂的正中间为宫殿式神龛,台上置有凉国公蓝玉的高大塑像,侧面则绘有沐英、常遇春的画像,上有飞檐楼阁及横匾两块,一曰:“数立宗功”,一曰“灵爽贰凭”,威严雄壮,令人肃然起敬。蓝氏宗祠全长100米,宽34米,高20米,占地面积共1334平方米,在一片开阔的田野中显得分外雄伟壮观。

  在这座宗祠之内,无论木构件、石构件上的图案,构思精巧,雕工细腻,不论是正面牌楼上或两侧墙上的檐口、窗棂,或泥塑,或彩绘,无不精美绝伦,巧夺天工,栩栩如生。有的描绘将士们南征北战的历史画卷,有的描绘了苗族地区的民俗风情和奇花异草,珍禽怪兽。还有八仙过海、卧冰取鲤、孟东哭笋等图案,无不与二十四孝故事有关。牌楼两边泥塑有“寿”字窗棂。上承梁上雕刻了一只龙犬,其腹部又雕刻了一个圆盘,在圆盘中间又雕有一亭子样的图案。据民俗专家林河先生分析,原来这亭子是盘瓠大王居住的龙亭,而龙犬、圆盘、龙亭等都是盘瓠崇拜的遗迹,是盘瓠文化在苗族民间艺术中的孑遗。其他雕刻如饕餮、猛犬等,都是盘瓠文化在苗族民间艺术上的反映。

  蓝氏宗祠越朝历代四百余年,虽饱经风雨和几遭变故,蓝氏后人先后对其进行过三次大修缮,将宗祠最大程度地按原貌保存了下来。每年农历4月初8,来自贵州、云南、河南和湖南各地蓝氏后裔就会在此聚集,同过乌饭节,祭奠和缅怀先祖。该建筑是典型的明代建筑,其雕塑、绘画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大方气派,精美绝伦,富丽堂皇,古色古香,是苗族传统建筑艺术的瑰宝和典范之作,蕴涵着不可估量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和民俗价值。蓝玉故里是城步古代苗族英雄人物留存在城步民间的“活化石”。

  蓝玉后人纪念先祖的方式,是保留和传承了每年农历四月初八吃“乌饭”或“乌米粑”的习俗。当年蓝玉被杀后,其族人冒死将蓝玉头颅装入谷萝内藏好连夜逃出京城,马不停蹄赶回其祖籍地城步扶城峒(今城步丹口),蓝玉的头血已将萝内稻谷染得乌黑,族人不忍将稻谷舂米吃饭,就留作种子,来年撒在秧田,结果长出了紫黑色的稻米,秋天结出血乌色的谷子,其米粒也呈血紫色。蓝姓后人为纪念祖公,便将蓝玉被斩杀之日——农历四月初八定为忌日,各家各户不得生火煮食并在前一天煮好乌饭,做好乌糍粑,敬奉祖先,然后全家同吃一餐乌米饭,而糍粑则留待初八日冷食,或宴请宾客。但这种“乌米”稻种从不外传,只在蓝姓内部自种自食,世代相传至今。

  2007年,丹口镇太平村隆重举办了“纪念开国勋臣蓝玉诞辰666周年暨首届扶城四八乌饭节庆典”,除本县1000多名蓝姓苗胞外,还有来自湖南武冈、绥宁、会同、洪江、黔阳等县以及安徽、广西、广东、湖北、云南等外省蓝姓同胞400多名来宾参加了庆典仪式,举行了祭祀、看戏、踢棉布球、水田捉鱼,吃“乌米饭”“乌米粑”等活动。从此,太平村每年都举行这一活动。从蓝玉被诛杀至今,经过600多年的发展,城步蓝氏人口现已达到5000余人。

  据道光《宝庆府志》载:“上扶城峒,在(城步)县西南二十里,有蓝玉墓。”传说蓝玉砍头后被运回扶城葬在扶城桥侧的平地上,但没有立碑,1956年修建城丹公路时被毁。2007年10月,城步蓝氏宗族筹资在蓝玉故里北面之太平桥侧城丹公路上面海拔500米的山顶上修筑了一座新的蓝玉墓。墓碑基础用大理石装饰,高9.48米,宽10米,墓地占地约100平方米。据查得知,在全国各地蓝氏居住地,只有城步太平村建有蓝玉墓。蓝玉墓成为蓝氏后裔清明祭祖的一个庄重场合。

  蓝氏宗祠、蓝玉塑像、蓝玉墓和太平桥,构成了蓝玉故里的四大亮丽景观。蓝玉故里现已被湖南省人民政府确定为湖南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近年来,太平村利用古建筑文化内涵与底蕴,依靠城步县人民政府的支持,搭乘湖南南山国家公园建设东风,发展生态旅游,实现保护和开发蓝玉故里的协调发展。同时,城步旅游业立足资源优势,开辟了“县郊白云洞—白云湖—滨江文化长廊—清溪古民居”一日游、“县城—两江峡谷—南山—大寨—蓝玉故里—县城”三日游精品环线,初步形成南山与两江峡谷、白云湖与白云洞、县城沿河风光带、十万古田、沙角洞银杉自然保护区、大寨侗族民俗文化村与桃林千年苗寨等乡村旅游品牌,入境游客连年快速增长,城步苗族自治县用醉人的美酒、天籁般的歌声,欢迎的宾朋。

  消费惠民丰富供给 专家:国务院新政提振文旅消费信心人民网北京8月13日电(记者刘佳实习生杨璇羽)7月3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促进文化和旅游消费的三大措施,多位专家在接受人民网采访时表示,推动消费惠民、丰富产品供给和完善市场监管的提出,进一步提振了文化和旅游消费发展的信心。 旅游…【详细】

  2019年旅游投诉半年报:涉及OTA投诉近八民网北京8月5日电(记者刘佳)人民网旅游3·15投诉平台(以下简称“平台”)今日公布2019年上半年旅游投诉数据,平台共收到有效投诉462条,上半年回复率为84%。其中涉及在线旅游企业(OTA)的投诉365条,占总投诉量的79%;涉及各…【详细】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