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用什么材料来建古代建筑呢?
比起以前的古罗马人获得建筑材料可是轻松多了,然而古代中国人确实没这天然条件,可是这个难不倒古人,虽然古代缺少天然条件,却从来不缺源源不断的智慧创意。不管历经多少时间考验,中国人的智慧结晶从来没有让我们失望过,而且还是精雕细琢。但是事实还得去克服,那如果没有现代人用的水泥,那古代人用什么材料来建造古代建筑呢?
中国古代建筑,靠的就是这款中国原创建筑材料,石灰。看完不得不佩服古代人的智慧,虽然那个年代没有水泥,但是依靠土木,还是能构建很多建筑。早在以前的中国新石器时代的遗址里,就有使用“白灰面”的痕迹,在商周时代的建筑遗址里,常见石灰材料出土。
然后到了大家最熟悉的秦汉时代的时候,著名的“秦直道”都是用“蜃灰”加黄黏土修筑,那个时候用这个材料已经算是很厉害了,之后在西汉的时候,人们不断创新,就发明了一种材料三合土,这种材料在当时加固效果很好,也算是新石灰的原料,也可以称之为中国古代版的“混凝土”,不得不佩服以前古代人的智慧,当时只需要按照一定比例黏合就可以得到。
到了魏晋时期,多用在军事建筑这一块。在那个时期,这种三合土应用比较广泛,但是缺点还是有的,那就是颗粒太过粗糙,和现代水泥混凝土来说那根本不能相提并论。通过不断改良之后,南北朝时期升级版就出现了,人们把它叫做糯米灰浆,其实这个糯米灰浆制作也不是特别困难,只需要工匠们把糯米煮烂,然后把这些糯米和三合土相融合,将浆汁合在一个容器里,再在容器里加上杨桃藤汁搅拌,就成了现在我们看到的“糯米灰浆”。别看名字好像很普通,但是这种材料的加固效果却比原本的三合土厉害的不止一点点,甚至堪比现代水泥。
这个糯米灰浆由于制作工序比一般的复杂一些,成本也比较昂贵,所以当时只是用来修贵族陵墓。之后到了隋唐年间,开始慢慢用来修桥建庙,所以只有在重大工程的时候才会用上。明代卢沟桥两岸的大型河堤,还有清初浙江余杭的大海塘,都是糯米灰浆打造,扛得住数百年雨打风吹,说明当时那个建筑算是一等一的材料了。
这种糯米灰打造的建筑连考古队的挖掘机都无可奈何,这个加固力量甚是震惊。至于现代人们十分熟悉的北京故宫明长城甚至承德避暑山庄等名胜古迹,当年修筑时,都是清一色以糯米灰浆来黏合砖石。经历数百年风雨考验,至今还是稳稳呈现在现代人面前。
其实这种建筑在当时早已超过罗马人的任何建筑,在那个时候,中国人的建筑水平,已经算是登峰造极了,在清朝乾隆年间更有访华的学者对中国的建筑连连称赞,佩服中国人的智慧,对我们的建筑也是分外称赞,这些支撑着中国文明的建筑,它们就像铮铮的铁骨,世世代代,以坚硬的姿态,至今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