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传统建材

中国传统文化图片中国传统戏曲的跨文化魅力(图

第七届巴黎中国传统戏曲节11月下旬在巴黎的马拉可夫剧场隆重上演。在马拉可夫剧场这个法国最主要的城市剧院,5个中国传统戏曲团演出了7场戏曲,义乌婺剧团的《吕布与貂蝉》《美猴王》,扬州扬剧团的《吴汉杀妻》,武汉汉剧团的《状元媒》,深圳评剧团的《状元媒》,中国京剧院的《锁麟囊》《野猪林》,可以说是场场演出精彩绝伦,场场座无虚席。每场演出结束后,剧院里都掌声雷鸣、经久不息,演员多次谢幕,观众久久不愿离去,纷纷与演员合影,向演出组织方致谢。不少年轻观众兴奋得手舞足蹈,模仿剧中的角色,十分投入。

设置首页-搜狗输入法-支付中心-搜狐招聘-广告服务-客服中心-联系方式-隐私权-AboutSOHU-公司介绍-网站地图-全部新闻-全部博文

经过前六届的积淀,戏曲节已经培养出一批中国传统戏曲的法国“戏迷”。本届戏曲节,巴黎市立剧院和马拉可夫剧院负责戏曲节的售票工作,7场演出的戏票在戏曲节开始两个月前均已售罄。每场演出开始前,均有不少法国人在剧场售票处等候退票,可以说是一票难求。法国观众中,不乏对中国戏曲特别喜爱和充满热情的戏迷,很多人是一场不落。

(本报巴黎12月2日电本报驻巴黎记者黄昊)

戏曲节由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主办,并得到中法双方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自2003年创办以来,两年一届的中国传统戏曲节已举办了13个年头,在巴黎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已经成为一个颇具特色、广受欢迎的文化品牌。本届戏曲节演出场场爆满,一票难求。观看演出的有中国驻法大使翟隽、法国巴黎市立剧院总经理莫塔、法国文化部前戏剧总监于尔斯等嘉宾,还有数千位对中国戏曲怀有极大兴趣的当地观众。

图为当地人在巴黎中国文化中心学习中国传统戏曲表演。黄昊摄/图片

对话的共识是,当中国戏曲走出国门,世界舞台时,虽然面临着语言障碍、审美障碍、文化障碍等多重挑战,但连接戏曲与观众的,却是文化理解、艺术沟通的通途。走好了这个通途,在欣赏引导、技术对接、字幕翻译、市场宣传等方面不断改进,下一届巴黎中国传统戏曲节将会更加精彩。

内行人不难看出,本届戏曲节在演出剧目的选择上是颇费心思的。为了呈现中国传统戏曲的丰富多样,所选的既有武戏,也有文戏;既有国家级剧团,也有地方剧团。婺剧、扬剧和汉剧均是第一次亮相戏曲节。同台竞技,参加演出的各剧团争芳斗艳,各显绝技。

搜狐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原汁原味,是本届戏曲节在向法国观众展示中国传统戏曲时非常注重的一点。从剧团的选择、剧目的确定,到舞台布置、人物表演和音乐伴奏,都要突显中国戏曲的传统特色,都要展示中国戏曲的原有精髓。法国观众每天观看到的,都是特色不同的剧种,每天舞台上传递给他们的,都能有全新的感受。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法国人爱传统戏曲?答案之一也许在这里——在戏曲节期间,为纪念文学巨匠汤显祖和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由国内知名昆曲演员组成的代表团远道赴法,于巴黎中国文化中心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昆曲教学与演示,为法国传授最为传统的昆曲唱腔、技法、身段。法国的中国传统戏曲爱好者报名学习非常踊跃。学习结束后,们向中法戏曲专家们作了汇报演出。短短一周学习下来,们表演起昆曲片段来都是有模有样、不乏神韵,现场观众频频鼓掌和叫好。

为了总结经验,更好地筹备下一届戏曲节,进一步做好中国戏曲在海外的工作,在第七届巴黎中国传统戏曲节框架下,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与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共同首次主办了“中国戏曲巴黎研讨会”。出席会议的专家包括法国文化部原戏剧总监、现巴黎中国戏曲节法方伍尔兹,著名汉学家梁纳德、费治以及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所所长王馗,中国戏剧评论家兼《中国戏剧》主编赓续华等。围绕“中国戏曲如何走出去”“中国戏曲的文化品质与文化认同”“汤显祖和莎士比亚对戏曲的影响”等话题,进行了深入的对话。

文化走出去

中国戏曲节的演出虽然用汉语或方言进行演唱和道白,但借语字幕、演员们细腻的表演,法国观众完全能够看懂故事情节,能够被剧中人物感染,甚至流下眼泪。观看《吴汉杀妻》时,不少法国观众就是眼含着热泪。剧情故事的是中华民族“礼智孝”等传统美德,也表现人生的爱恨情仇、悲欢离合。人类的共同情感,完全能够跨越语言和文化的隔阂,引起法国观众的共鸣。这是中国传统戏曲的跨文化魅力。法国观众在陶醉于中国戏曲的艺术魅力时,也明白了中国人的。戏曲节评委纪可梅女士就说,法国人喜欢中国,最先是喜欢中国文化,而戏曲与中国文化整体关系密切,因为戏曲集中了所有的中国文化形式。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