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传统建材

亚太传统医药杂志社同仁堂集团有限公司:关注生命健康推广中药文化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京网文[2014]2108-308号互联网出版许可证(京)字039号京ICP证000006号京公网安备008号

作为中华老字号,同仁堂秉承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之;以义取利、诚实守信的经营之道;恪守仁德之根本;抱持济世养生之情怀;积极中医药文化,仁心仁术,人类,为“创造健康、全球共享”的梦想砥砺前行。

疗效显著:药品疗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处方、药材和制作工艺。现代表述为“对证合理的用药”。

配方独特:同仁堂的处方大多来源于乐家祖传、民间验方、古方及宫廷秘方,经过不断收集、整理、优化,形成了同仁堂特色的配方,《同仁堂传统配本》是其代表作。目前,同仁堂生产的产品都已纳入国家标准。现代表述为“安全有效的方剂”。

镜像:呼叫热线服务邮箱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信息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65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72号

中医药文化的海外推广

明朝永乐年间,宁波人乐良才举家迁往,以走街串巷,行医卖药为生,当时称为铃医。乐家在的传人乐显扬早期也是铃医,清初在宫廷太医院出任出纳文书的吏目,收集大量的宫廷秘方、古方、民间验方及祖传秘方。康熙八年(1669年)乐显扬在西打磨厂始创同仁堂,同仁堂品牌代代相传,至今已300多年历史,现在,同仁堂已发展成为全国中药行业首屈一指的名企。

以人类生命健康为己任

同仁堂人把崇高的济世和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熔铸于企业的经营管理之中,以普通员工的言行对达,形成了具有中药行业特色的企业文化系统,使得同仁堂这块“金字招牌”历经沧桑,而长盛不衰。

同仁堂自1723年开始御药,历经八代帝王,树立了“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的自律意识,造就了制药过程中兢兢小心、精益求精的严细。1706年,创始人乐显扬之子乐凤鸣提出同仁堂中药制作守则:“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成为历代同仁堂人始终恪守的古训。不论制作过程多么繁琐、工艺多么复杂,为求疗效,不敢有半点懈怠;不论中药配方的成本多么高昂、药材多么稀缺,为出珍品,不敢有半点含糊。其精髓是强调做中药与、做事的道理相通,中医药关乎人命,应心存;消费者透过药品,能体味制药人的。

人民日概况关于人民网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呼叫中心ENGLISH

“同仁”二字,首先巧借《易经》同人卦——天火同人,上下和同。其卦爻结构,天在上,火在下,像一轮红日挂在晴空,象征同类会聚,齐心,协力经营共同的事业,因此卦辞曰“亨”,即通达顺利。后来,汉黄石公《素书安礼》用“同仁”一词,指同行仁德者;唐韩愈《清边郡王杨燕奇碑文》用“同仁”一词,取一视同仁之意。乐显扬融合上述三意,将自己的药室命名为“同仁堂”。他说,“同仁”二字可命堂名,吾爱其公而雅,须誌之。“仁德,济世养生”是后人对同仁堂历史和的高度概括,也是创始人的终极追求。

工艺精湛:遵照古训,同仁堂依法修合,20多种工序,50多种加工方法沿用至今,并与现代制药技术相结合,确保了同仁堂制药工艺精深精良。现代表述为“依法科学的工艺”。

企业历史与品牌文化

选料上乘:同仁堂遵循古训和清宫制药标准,制定了高于国家质量标准的企业标准,采用“采其地、取其时”和“上等、、地道”的药材,确保了选料、投料一流。现代表述为“地道洁净的药材”。

每年的阴历二月二,同仁堂大栅栏老药店都会举办声势浩大的净匾仪式。三位优秀员工代表认真擦拭悬挂在厅堂之上的“同仁堂”金字匾额,及“灵兰秘授”、“琼藻新栽”两块配匾,全员宣讲净匾词。“净匾也是敬匾,通过这个仪式让员工都对企业文化有了一个更深刻的理解,不仅起到一个净心的作用,也进一步尊敬了同仁堂的老先生,”陆建国说,“同仁堂的文化源自的思想,这与所从事的行业有关系,我们希望(这种思想)慢慢向企业的经营转变,再由经营者的,向全体员工的进行转变,由企业的文化,向社会风气进行转变。”

同仁堂通过向各方征集和挖掘企业自身珍贵史料,募集大量珍贵的行业文物,在成立了第一家中医药博物馆,以古代中医器械、中药标本、中医处方等珍贵展品为来访者呈现出一个看得见的中医药历史和文化。作为国内中医药企业的一面旗帜,企业深耕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不仅收集,更注重推广,将中医药文化的精髓融于产品、经营和服务,致力于向世界中医药文化,成就国际知名的现代中医药集团。

1989年,国家工商局将全国第一个“中国驰名商标”称号授予了同仁堂,使其成为全国中医药行业内唯一取得“中国驰名商标”称号的企业。2006年,同仁堂中医药文化进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仁堂的社会认可度、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高。

从最初的同仁堂药室、同仁堂药店到现在的同仁堂集团,企业经历了清王朝由强盛到衰弱、几次外敌入侵、军阀混战到新主义的历史沧桑,其所有制形式、企业性质、管理方式也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但同仁堂品牌历数代而不衰,在信誉卓著,成为一块金字招牌,这在药业史上是一个奇迹。

在一处繁华商业区深处,有两座格局规整、修缮一新的老式四合院,一座是中国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办公场所,一座是同仁堂博物馆。小院闹中取静、光影绰绰、药草留香,墙外的车水马龙丝毫没有影响这里的日常工作,于喧嚣中沉静自持,在历史长河中坚守中医药精髓,正是同仁堂企业文化的魅力所在。

在《国家人文历史》杂志社2015年度“CSR中国文化”颁盛典上,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以其长久以来在传统中药及中药文化与传承方面所取得的卓越成绩,摘得“CSR中国文化”最杰出贡献的桂冠。

中医药文化的海外推广,离不开现代科技的辅助,同仁堂与中国航天旗下的亚太卫视合作成立传媒公司,组建队伍制作中医药节目,通过专门的同仁堂频道,向600多个海外门店发送视频信号。这些中医药节目在每个海外门店滚动,以达到最大化的宣传效果。

此外同仁堂还与遍布世界的孔子学院进行了深入合作,“每年孔子学院都要召开年会,会上邀请我们的专家去普及中医中药知识,这种普及在亚洲地区做得比较成功,在欧洲的效果就不是很好,原因是很多和术语翻译比较困难。”陆建国打了个比方,例如中医常说的天地人和,要翻译得恰当还得符合情境,难度就比较大,“不过,对于中医中药的推广,同仁堂应该还是做得最好的。”对此陆建国十分骄傲。

故宫研究院院长为同仁堂副陆建国颁

同仁堂不仅注重对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和推广,也积极参与各种形式的社会公益活动。他们与市政协、同仁医院合作开展了老区行的公益项目。“2001年,同仁堂出资100万元,同仁医院出技术,到青海土族自治县为当地人免费治疗白内障,反响很好。”陆建国介绍说,这个公益项目每年都在进行,之后几年还到了、密云、、平谷等京郊地区。

多年以来,同仁堂一直以配方独特、选料上乘、工艺精湛、疗效显著而成为业界翘楚,在挖掘中医药药理和历史文化方面始终位于前沿。

“可以养生,可以济人者,惟医药为最”,创始人乐显扬的这句话成为同仁堂的最精炼概括。作为医药企业,同仁堂践行企业社会责任的形式,是以改善和提高人类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为己任。他们从自身的资源优势和文化优势出发,立足现代中医药产业,向生命健康产业延伸,把适应人类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病的精品药物作为绿色医药开发的重点,治未病的养生保健产品作为健康产业开发的重点,为生命注入源源活力。

人民网版权所有,未面授权使用

同仁徽为圆形,象征中药剂型的代表—“丸”,中间“同仁堂”三字为著名书法家启功之笔,古朴、端庄、稳重,引人注目,表示对产品质量的承诺与。字两旁是艺术化的“双龙”,龙体为草叶形,似龙似草,亦龙亦草,寓意为龙与中药同是中华民族所独具的优秀和传统文化。双龙头之间一颗明珠,寓意同仁堂为祖国医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又寓意同仁堂所生产的中药如同珍珠一样宝贵。堂徽由红、黄两色组成,寓意御药188年的独特历史;红色寓意同仁堂为中药国粹,同仁堂事业蒸蒸日上。

如今同仁堂已在25个海外国家和地区落户,几乎都是当地规模最大、装潢最考究的中药店。在台北新店里,有不少顾客感言:“来这买药,能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特别是其中这些历史和文化展区,看起来就像一个中药文化博物馆。”作为生产中药产品的中华老字号,同仁堂将海外开店、中医药史展示、中医坐诊与售药相结合,给消费者一个直接了解中药的,增强其对中药的信任,培养用药习惯。它带给消费者的不只是一种产品,而是一种重义、爱人、厚生的文化。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06001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00025

谈起在海外推广中医药文化的历程,同仁堂集团党委副陆建国回忆说:“50年代同仁堂是药品走出去,包括乌鸡白凤丸之类,到了90年代,市给了进出口经营权,我们自己成立了进出口公司,自己进行海外销售,门店就走出去了。这些海外门店大都是直营的,以东南亚为主。门店走出去之后,我们生产也走出去了,在大埔工业区建立了同仁堂的生产研发,比如同仁堂的安宫牛黄丸和灵芝孢子粉都在那儿生产了。”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