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传统建材

BBC纪录片引发中英教育优劣之争-传统教育的优缺点

孙寅(杭州市采荷中学校长):首先,纪录片中所表现的所谓“传统中国式教学”对目前我们的教育有误读。比如,现在我们每个班也就30-40个同学,逐步在推行小班化,并且教学方法也不是他们所理解的“满堂灌”;其次,我认为教育的方法没有绝对的好坏,只有适应当地学生的才是最好的。我们现在的教育也是很先进的,比如我们学校所强调的“意义学习”的,就是让每一个学生都“想学、能学、会学”,最后达到“乐学”。

这种教学实验,并不一定是出于对中国教学模式的认同和追求。我认为通过这次交流产生的碰撞,百分之九十多的家长是不愿意把孩子送到中国的教育体系中去的。

在这一背景下,纪录片一经,其内容和制作方法就引发了争议,中外教学模式的优劣也成为了热门话题。一方面,有人认为BBC预设了立场,并运用了夸张的表现手法,教育实验的科学性也有待考量。另一方面,有人则称,英国学生虽然在数学、科学等学科上成绩不如中国,但并不算差,而在社会科学领域却远胜于中国。更有不少人认为,纪录片非常尖锐地展现了不尊重学生个性的填鸭式教育和应试制度的弊端。

一直在推崇和实践课堂教育的浙江省绍兴稽山中学语文教师蔡朝阳,也主张“的课堂前提是互相尊重”,师生共同遵守课堂规则,可以有意见的交锋,而不能是教师的“以势欺人”。他在《以看待教育》中说道:“教育的价值是守护你天性的,让你发现你自己,成为你自己,让你有能力按照你自己的意愿去生活。”

焦老师(武汉市神龙小学语文教师):现阶段中国教育还是较偏重于应试教育,所以基础教育很扎实。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训练难免不如国外。国外多采用小班制教学,课堂气氛更,也更利于个性的发展,并且从小就注重对孩子各种能力的培养,如能力、动手创造能力、想象力等训练,而中国教育则更注重对知识的掌握与接受。我认为中外教育模式各有利弊,并且现今的中国教育也在发生变化,在课堂教学模式中更注重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和创造力。

中外模式各有利弊,中国教育仍需

“中国式教育,以绝对的权威、绝对的纪律和惨无的竞争闻名……这跟英式教育相差巨大”,这部名为“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的纪录片开头便言辞犀利。它记录了一项“中国教师为英国孩子上课”的教育实验。面对纪录片展现的巨大文化冲击,人们议论纷纷——英国和中国,究竟谁的基础教育模式更胜一筹?

纪录片误读中式教育,实验科学性存疑

但中国以应试教育为导向的课堂教育模式,也一直备受。者认为,“唯分数论”的价值取向和以高考为单一目标的导向性教育,使得中国的基础教育沦为了一场漫长的“备战高考”,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完全忽视了对学生思维和思维的培养。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就曾在衡水中学作为应试教育的范本,堪称“模范”,他说,“假如我是衡水中学的校长,我会首先取消50%的清规,允许学生上课转笔、抖脚、靠墙,允许自习课喝水、抬头或者发呆”、“把课堂还给学生,把时间还给学生”。

几位中国老师在维持课堂纪律方面花费了很大的力气,结果却不尽人意,不断有学生“不守规矩”,老师要求这些学生“思过”,引起了很大反弹。中国老师甚至学生提问,要求“现在不要讲话,不要问问题,听我讲”。为避免课堂秩序影响教学进程,几位中国老师经过商量,在学生中成立了“班委会”,要求班委们“以身作则”。在纪录片第一集结束时,预告显示师生之间的冲突加剧,几位老师对学生成绩很担忧。

我认为两者各有利弊,但是必须承认的是,我们的改变速度确实比较慢,现在以高考为主要内容的评价体系还基本靠分数。从基本的成才发展上看,国外孩子的创造力、挑战性、质疑力都比中国孩子强,这说明我们被广泛认可的基础教育也存在一些不足,并不是说我们基础教育搞得非常好,一到大学却被人超过了。目前我们重点学校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不错的,但普通学校和薄弱学校就差了很多,还是需要多注意教学方法,注意因材施教。

纪录片所展现的“实验”,是由英国BBC和伦敦大学教育学院开展的研究项目。在英国博航特中学(BohuntSchool)选取50名九年级学生,组成“中国实验班”,课程由5名中国老师全包。一个月的“传统中国式教学”后,实验班同学将跟其他同学比较测验成绩。

8月6日,曾在中国执教英文的英国驻华大使吴百纳在当天下午举办的2015/2016英国志奋领学者欢送会上提到,中英两国在教育方面有诸多交流。她举例说:“不久前,英国中学就引进了五名中国教师。”现场顿时爆发出会意的笑声。

程方平(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目前的中外教育模式都处在“世界一体化”的过程中,有相互借鉴的趋势,但差异还是明显存在的:国外教育比较尊重学生、个性,课程比较,给予学生自主学习、做事、参加公益活动的机会较多;中国教育有一千年的科举传统,在基础教育、考试训练方面表现突出。

对比实验对中国教育有价值

教学实验体现了他们的忧患意识。中国近年来在国际竞争中所表现出的强势的上升态势,使他们有了一种危机感,而中国从上至下对自己的教育模式有一种盲目的自信和乐观。

英国快乐教育值得推崇,中国教育太“快”了

国外学校对“中国模式”的借鉴,并不是一个新话题。2013年,中国上海的中学生在“国际学生评估项目”(简称PISA)的阅读、数学和科学方面再次保持了第一,而英国学生这几项成绩排名仅为23名、26名和21名——这引起了英国家长、教育人士和官员的担忧。2014年3月,英国教育部长前往中国,与上海教委签订了协议,从中国引进数学老师。2014年9月,“中英数学教师交流项目”开展,中英双方的教师互相进行实地访问、学习。

陈琦(武汉市国际枫叶学校毕业生):我觉得很明显的区别是,国外高中绝对不会有人督促你业,我们的实验也都是学生自己做,不会像国内一样老师做、学生看着就可以。老师要求学生尽量安静,但没有国内那么苛刻,可以小声讨论,也很乐意学生提问,不会介意打断课堂进程。但我觉得国外的初高中确实应该提高一下难度,国内高中打得基础很扎实,学的东西跟大学有衔接,在大学中更容易接轨。

参与教学的中国老师李爱云在接受《南京晨报》采访时称,目前纪录片中所展现的只是“最乱的”,并非教学的全貌。她还向《扬子晚报》透露,实验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但追根溯源,无论是孔子还是苏格拉底,教育观都是求知识、求智慧,所以我并不认为中国目前的教育模式有多么需要提倡。这个教学实验我认为是两套文明和社会体系下的不同教育制度在一个课堂的碰撞,对双方的教育都是很好的修正。

熊丙奇(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这是很有价值的对比实验。英国教育大臣想引进中国模式,但对于是否要引进,国外意见并不一致,积极推进,可学校老师、家长并不怎么感冒,在这种情况下,进行对比实验就显得很重要——中国老师究竟怎么教学,学生的感受如何,中国教学模式能否在英国推广,通过对比实验,更加直观也更有力。不管最终的结果如何,但这种对比实验的做法,是值得中国借鉴的。教育实验为教育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客观分析我国的教育问题,在解决教育问题时采取科学、的态度,进行科学、决策,才能让教育起到积极作用,让中国教育有更好的发展。此稿为财新网教育频道“有教无类”出品更多独到报道抢先读,敬请订阅财新传媒微信号有教无类

郭倍(中南财经大学教师):我觉得纪录片中展示的这项实验的质量值得质疑,它的价值也应该被考量。首先实验时间比较短,师生之间没有建立起默契的时候,孩子是不喜欢学习的;其次,中英之间存在着巨大的文化鸿沟,文化、教育上存在的差异也会影响实验的效果。对于中教育的相互借鉴而言,绝不是简单的互相折中,而是需要在不同的文化中,以相应的方式来回应具体的需求。

【财新网】(实习记者罗瑞垚见习记者盛梦露)自去年秋季英国尝试引进中国数学老师改善英国数学教学以来,关于中英教育的优劣之争便不断发酵,近日更达到新的。英国BBC上周一部纪录片,内容是在一所英国中学试点中式教学的历程。纪录片展现的教育和文化冲击再度引发热议。

纪录片是否客观?中英教育孰优孰劣?对此,财新记者采访了学者、校长、老师和学生,他们表达了各自的看法。

在已的第一集中,中国老师和英国学生都表现出了“水土不服”。几位中国老师的上课方式完全采用“中国模式”:语言课上,老师领着学生一遍遍地朗读词语;科学课上,老师示范操作实验,学生在旁边观摩;数学课上,老师在黑板上为学生示范如何解题。由于学生很难跟上老师的讲授进度等原因,课堂秩序比较乱,学生的学习情况也不太好。有几个学生课后找英国数学老师要求加课,在听了老师编的之后她们才掌握了内容。

潘采夫(苏格兰格莱斯比中学初一中国学生家长):我个人观摩过英国的课堂教育,他们进行的是比较快乐的学习方式,我从内心深深地认同这种教育模式。英国的教育更关注孩子的全面成长,知识和考试成绩只是其中一部分,对生活常识、安全意识等教育非常重视。在这种教育体系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在大学阶段爆发出的创造力、学习的热情以及在人格和社会化方面,都是遥遥领先的。所以我并不觉得是他们进度太慢了,而是我们进度太快了,我们就像奥运会夺金一样在抢一些量化的指标和成绩。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扫码关注财新传媒“有教无类”(on_equaducation)微信公号,及时获取财新记者对教育领域的原创报道和评论,一起追踪中国及世界教育事业的、创造和实验。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